古代的日子如何来记载和计算?

我知道是用干支来记,但是看不懂不会换算。希望高手可以给讲解一下。谢谢。

第1个回答  2008-01-13
天干地支

用天干地支来计算年月日时的顺序,是我国人民2000多年以来采用的一种方法。天干是甲、乙、丙、丁、戊 、己、庚 、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什么要用干支来计算年月日呢?在古代白天、黑夜不是按24小时计算,而是按照12个时辰计算的,一个时辰为两小时。从半夜起算作子时,接着是丑时、寅时,太阳正中为午时。古代用干支计算日子,每60天循环一次,用干支计算夏历的月份,每5年循环一次,正月为寅时,腊月为丑月,叫作月建。 闰月是多出来的月份,没有月建。这些算法都是旧习惯,现在基本不用。用甲子、乙丑等来记载年份的次序,也叫“岁次”,60年循环一次,也叫“换甲”,解放后,已经通过国际公历,同时仍用干支来代表夏历年份的次序。这种干支急纪年方法,便于查考历史年代是符合中国人民的习惯的。
第2个回答  2008-01-15
天干地支,古代的 年号制度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干支纪年

[解释]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7057.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1-15
用勺
第5个回答  2008-01-14
历史学家一直试图解开一个谜团:武王在何年何月打败了暴君商纣王

商纣王做的许多事按理说已经都过去3000多年了,但许多情节似乎一
直让人历历在目。例如大臣比干为了国家一再忠言相谏,纣王烦透了,说:
“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眼儿,今天让我看看你这个圣人有几个心眼儿吧!”
于是命令士兵把比干摁住,剖开胸膛,挖出了血淋淋还在蹦跳的心脏。这件
事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

于是周武王顺应民心,讨伐暴君纣王,一举获胜。讨伐的具体情节在
史料中都有记载,《尚书》中还有一篇类似于日记体的文章叫《武成》。但
遗憾的是,当时的日期用天干地支记载,什么甲子啦,辛亥啦,60天一个循
环,谁也不知道这个甲子日和那个甲子日是不是一回事。因此武王打败纣王
那天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一直是历史学家试图解开的一个谜团。

在国家天文台刘次沅博士等人将这一天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之
前,一共有44种不同的说法。但刘博士遍查了各种史料中关于武王伐纣的8条
天象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的历算方法,经过严密推理得出的这个结论,最
终被同仁确认,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里的一项主要成就。

最近一期的权威学术杂志《中国科学》刊登了刘博士关于这一研究的
论文。刘博士究竟是怎样确定了3000多年前这一非常重要的日子的呢?记者
聆听了刘博士破解武王伐纣天象的有趣经过。

■古人经常观察天象用来预测吉凶,这给我们破解这个日期留下了许多
蛛丝马迹

记者:为了破解这一日期,具体地说,第一步,你们是怎么入手开始
研究的呢?

刘:我们先收集了史料中关于武王伐纣的所有天象记录,一共收集了
8条,分别来自《汉书》、《国语》、《淮南子》、《史记》等各种不同的文
献。其中有记录月亮圆缺的,有记录彗星出现的,有记录木星、太阳在天区
中的位置的,还有记录“五星若连珠”等天文现象的。

在我国古代,帝王都相信自己是天的儿子,因此对天空的星相非常关
注,认为星相的变化必然预示着上天的某种旨意。所以历代帝王都建有皇家
天文台,而且聘请很多懂得星相的人值守天文台日夜观察,还分做好几拨儿,
有朝东看的,有朝西看的,有朝南的有朝北的。帝王在做出某项重大行动之
前,一定要查看天象是否对自己有利。这样在我国的史料中就到处都是关于
天象的记录,我估计不下1万处。

但这是我们的幸事。因为商代记录的日期让我们稀里糊涂。那时人们
开始学会用干支记录日子,比如甲子日啦,辛亥日啦,但每隔60天相同名称
的日子就会重复出现,怎么能够知道是哪一个甲子日、哪一个辛亥日呢?所
幸有很古老的天象记录,这使我们通过天文计算确定那时的日期成为可能。

记者:中国古代一直是用干支记录日期的,为什么单单在公元前841年
之后我们才能够说清哪件事是哪一年发生的呢?

刘:因为从西周共和元年开始,各个帝王的年代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了。古人记录年代都是用“什么王多少多少年”的形式来记载,既然各个王
能够互相衔接起来,我们就能够通过今天的公元多少多少年倒推回去,确定
当时是公元多少年。但在公元前841年之前,史料中的年代无法衔接起来,记
载中多是“王多少年”,但不说哪个王,年代就没法连接起来。

■在一篇日记体的文献中,记录了武王伐纣时月亮圆缺的情况;两个专
家小组专门研究“生霸”“死霸”的意思;然后从65年的23000多个日子中筛
选出18个基本符合的日期

记者:8个天象中,你们是从哪一个入手的呢?

刘:关于武王伐纣时月亮圆缺的记载,在《汉书》中有一篇文章,叫
做《武成》,周武王成功的意思。这篇文章像我们现在的日记一样,记录了
周武王出发的日子,攻克的日子等。这篇文章历来被认为是解开武王伐纣年
代之谜的关键之一。

其中有三个日子记录了月亮的圆缺情况。用的词分别是“旁死霸”、
“既死霸”、“旁生霸”。由于历来学者解释不同,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门设
了两个专题组分别从文献角度和金文角度去研究这两个词的含义。

记者:金文?

刘:那时人们喜欢铸造铜器,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纪念一件有意
义的事,这样铜器上就留下了许多铭文,例如写着哪一天帝王赏赐了我多少
斤铜,我把它铸成了这件铜器等等。为此专家们研究了60件年、月、日都有
记载的铜器。当然,年是用“王多少年”,含糊不清。但是可以通过铜器上
的花纹等条件做出进一步判断。

这样我们选择了关于“生霸”“死霸”三种不同的月相解释。然后将
《武成》中三个日子按照月相填到用现代天文方法计算得到的《三千五百年
历日天象》表上,发现其中一种解释最能吻合天象的推算。这样就知道“生
霸”表示从月亮刚刚出现到月圆,“死霸”表示从月圆到月亮消失,同时这
两个词还分别代表这两个阶段开始的那一天。

记者:最后筛选出几种武王伐纣的日子?

刘:我们根据史料原先假定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085年到公元前1020年
间,因此在这65年间筛选,最后得到18个基本符合的日子。

事实上考古学家在西安西郊沣镐遗址上找到了先周到西周早期的遗存。
碳14测定的结果是,武王伐纣应当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大
大压缩了可能的范围。

■8个天象全部吻合

记者:日子可以用月亮的圆缺确定,但年和月怎么确定?

刘:武王伐纣时“岁在鹑火”,是说木星在“鹑火”这个天区,这种
天象12年一次,根据这个限定,我们把武王打败纣王的日期缩小到5个年份;
而根据“日在析木”,就是说太阳在“析木”这个天区,我们可以推算当时
的月份。根据这些条件的共同限制,我们最终确定周武王打败商纣王那一天
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我们根据这个日子,按照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去推算文献中其他关于武
王伐纣的天象记录,发现8个天象全部吻合。

当然还是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戊午渡孟津”,说的是武王从孟
津渡过黄河,这一天按《史记》是12月,按《尚书》是1月,而按我们的结果
推断是2月。这是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文/田利平

参考资料: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10730/GB/4690^D0730B2619.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