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古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1-25
阅读古文首先当以兴趣为切入点,而文学类,史学类的书籍比较合适。但是文学又是为适应文学文法特征而变化的一种古文,所以并不能完全的起到提高古文阅读能力的作用,比如唐诗宋词读的再多,恐怕也不会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但是一些杂文,散文要好得多。所以对于文学类的书籍则首推《古文观止》作为入门,最好有注音,注释的版本,读古文,揣测文法已然很难,要是再不停的看到生字,难解的句子,名词,引用的典故则完全没有读下去的可能。
而史学类的书籍则推前四史,又以《史记》为最佳,但是《史记》也是较古的书,也是要有注释的,注音的书,读古文生字实在是大障碍,不停的查询生字会严重的影响阅读兴趣。韩兆琦注释的《史记》就不错,虽然不是全注全译的书,但是稍难得地方都有注释,现在好像只有岳麓书院版本,内容没有问题,就是纸张,排版不怎么样,但瑕不掩瑜,还是好书,而且很便宜。如果还是觉得难,就真的没办法了,学古文是要下点功夫的。史记越是历史靠前的文字越难读,所以最好读汉汉朝部分的历史,但小说一般的读,很有趣,遇到理解不了的越过去就是了,读得多了自然就通了,如果实在想知道就问我【公·众·号-古文言】。
这两本书只是热身,然后既然读古文,目的大约不是文学,就是史学,或哲学,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慢慢的大家就会发现,什么都得读,到后来甚至佛学都要读,中国的学问都是混在一起的,不象洋人,门类分的很开,可只学习一门。既然什么都需要读则要有个顺序。大约以时间为线轴就不会错。这个时间轴还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一个是书籍成书的时间轴。这个不完全一样,历史的时间轴则指要初步了解中国历史,我们今天的人写通史也是从原始社会写,但书还是今天的书,了解历史则需要首先读《史记》尤其是先秦的部分,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楚世家,越王勾践世家,……尤其重要的是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子列传,等篇,古书中关于各种古代人物的事迹多有提及,如果不知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物的概况,则很难读通。近代的则可以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中华书局出版过一套《跟国学大师学国学》丛书,其中不乏梁启超,章炳麟等大师的书,就是那些不是很出名的学者也见识不凡,可见民国人才济济。民国的学者对于国故的审视整理可谓居功至伟,没有他们恐怕我们的根都断了,有了他们起码还有一些血脉存续。平装版的很便宜,可以全部买回来读一读。书籍的时间轴则是成书的时间,这个越古的书,时间就越难判断,梁启超先生的《古书真伪考》可以看一下。我们今天主要说一下主要的书籍,史学类的则《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书籍较古,可以先读,真的很难读,但是没办法,越是后面的书越容易读,但历史有脉络,不读又不可以。之后则《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时间较为明晰了,而读之也不甚费力,但生字还是一大障碍,哪怕是历史书也一定要读有名家注释的书,比如提到渭水,总要有人解释一下这水在哪儿。哲学类则推诸子百家,儒家先读,继而墨家,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这是个大约的顺序,到后面经学,玄学,佛学,理学,朴学则脉络也比较清晰了。因为后面的学者会对前面的学者进行补充或者批判,如果读书的顺序不对,则不容易看出其所批判或补充的对象的意义(并非绝对要按照顺序看,不按顺序影响并不大,这里只是建议)。比如史记上说老子较孔子早,且孔子曾经请教过老子,但是我们看到老子语中多批判儒家者,又其问题非问答体则其出于孔子之后可知也。而《孟子》中说“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则孟子必然晚于墨家可知也。而荀子为李斯和韩非子的老师,则荀子早于韩非子而不远可知也。但是庄子中多论及孔子和老子,则庄子必晚于孔子老子可知也。之所以没有严格的说出大家的前后关系是因为,所由的顺序都是推测的结果,而不必然。而这些推测也都是历代学者总结而出,其中又以清朝民国时学者贡献最大。
诸子的阅读顺序顺序已经说了,而我们既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要深入了解古文则不能完全的阅读全注全译的原文,因为全注全译的书籍除了方便之外,毫无好处,大约只能当作参考书,遇到窒碍处翻看一下。越是廉价的学问越是不需要心思功力,而全注全译的书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其内容,大失其旨。古文自有古文的逻辑,文法,措辞和研究方法。翻译了就不是哪个味道了,而且翻译者的功力也是大问题。大约能读懂洋文的人会于这一点体验深刻。
梁启超先生曾经推荐过一个国学书目,本公众号中也有这个书单,这个书单出自梁启超先生文章的一个小合集叫做《读书指南》,中华书局有平装版,很便宜,内容也更丰富,可作为参考。民国之后无大师并不是虚言,哪怕是我们很了解的今天的大师,比如季羡林先生,冯友兰先生也是民国时侯受到的大学教育。民国之后则没有知道什么一等一的学者,梁启超先生1929年去世,之后当然还有很多学者写的书,也很不错,而且我们今天的人更容易读懂,比如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我认为最好,而《史记》我觉得韩兆琦先生的也很好,且容易阅读。如果对文字感兴趣则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极好,这些都是梁启超先生在世的时候没有的,当然我所读有限肯定还有更多的好书。
一切古文书籍以中华书局为最好,岳麓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差可。中华书局的书很多都是专家校释过的,并且有的保留了古文间诂的排版方式,阅读体验一流,但是都很贵。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则直接简化古代版本,并且重新排版,把注释内容集中后置(实在是画蛇添足),阅读体验并不好,但是便宜。正体字的图书倒是都很好。
梁启超先生推荐的书读三分之一,大约也就不再需要那份书单来指导了。读书需要入门,一旦入了门,自然轻车熟路,该怎么看,看什么则全然随心。
欢迎添加公··众··号··古文言,交流学习古文知识
第2个回答  2019-01-08

    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提倡诵读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习惯更有所不同。

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好观点。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蕴。

    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鉴赏评价,熟读课文。这一步主要靠同学们在课后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诵读时要做到:眼观其义,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

追问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