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的吧!
1、非常独立。我会做很多事情,能不求人绝对不求人。
2、非常没有安全感,总想抓个依靠。但很清楚只能靠自己,所以总在矛盾中纠结。
3、内心有时候强大,有时候懦弱。晚上会想太多,各种忧虑,但想太多最后就一句话,去他妈的,爱怎样怎样,反正又死不了。
4、对下一代相对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对我女儿很宽容,很少呵斥她。
第一,很独立,任何事都自己扛,不会求人,也不知道寻求帮助或者不需要帮助。
第二,不喜欢欠任何事人情,独来独往,或者和人不会深交,不怎么轻易相信外人。
第三,性格内向,比较寡淡的性格,看起来比较老实。呆
第四,自卑,不开朗,不会享受生活,死命攒钱。没安全感。
……………
一个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在一个缺爱的家庭养大的孩子,我觉的用培养两字都不合适。
我的妈妈出生在六十年代,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在她上面已经有三个姐姐,姥爷家三代单传,妈妈未出生前,他们全家都希望她是个男孩,好为他家延续香火,传宗接代。
妈妈一出生,她的爷爷奶奶一看是个女孩,当晚就决定把她扔了,我想如果真的那样被扔在村外的道上,在那样寒冷的冬天,等待她的只能是冻死,饿死。我的姥爷是个孝子,不敢反抗,也可能本身他自己就拿不定主意当时,也没有表态,姥姥只是哭虽然是个女孩但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可是自己认为又给人家生了个女孩,对不起人家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没脸阻止不把我妈送出去。
这时候,只有我的大姨,看到姥姥哭,她也哭,死活不愿意,又打又闹,哭得死去活来,几个小时过去了,她们最终决定,不送走,先养着吧。
第二年,姥姥终于为他家生了个儿子,我妈也就有了个弟弟,上世纪六十年代,普遍都穷,姥姥家人口众多,穷的更厉害,妈妈上边已经有三个多少能干点活的姐姐,下边有一个全家都视为珍宝的弟弟,她是在家里是最不受人喜欢的,也是多余的一个人。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经常挨饿,能吃饱的时候很少,最使她伤心是有一次她饿得实在不行了,就偷偷去人家的菜地摘了个茄子,想吃下充饥,可是一口都没有吃,就被人家抓住了,找到家们,当时,姥爷,不问青红皂白,抓住我妈就是一顿暴打,我可怜的妈妈被打的几天都下不来床,连续几天没吃没喝,差点死了,每次说到这里妈妈总是流泪。
妈妈没有上过几天学,只能认的一些简单的常用的,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当时,他们家就是这样认为,女孩子上学无用,养大早晚都是人家的人,不如在家干点活,所以,妈妈理所当然的被安排在家,干家务,上山薅草,嫩的喂兔子,老一些的烧火做饭用。
由于小时候营养不良,妈妈长得很瘦,头发枯黄,体重从来没有超过八十斤,后来嫁给我爸长了也没有几斤肉。
我的妈妈,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那样的环境条件下长大的,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我的姥姥她为我生了一个,我认为世界上最善良,最勤劳,最伟大的妈妈。
妈妈认不了几个字,吃够了没文化的苦,我还不懂事时,就一边烧火,一边用小柴棍,在地上画字教我,她是我第一个语文老师。
妈妈身体并不强壮,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她用瘦弱的双肩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用她的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钱,供我上学,并且使我接受了高等教育,实现了她的心愿与梦想。
妈妈很善良,看到电视上的人受苦都会流泪,在村里乐于助人,邻里街坊没有一个不夸奖的,现在,我已经工作,妈妈也老了,我不会让她再去受太多的劳累,我要让她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这就是一个缺爱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我的妈妈。
一特别独立,不会寻求帮助,坚信一句:凡事靠自己,二独来独往,不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交往,三缺乏安全感,不管是经济和感情,很难和人建立起信任度
我的邻居,她在六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不久,他的父亲就又结了婚,对她的生活很少过问,更谈不上疼爱,她稀里糊涂长大了。
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她就跟一个男孩子常常在一起,他们在一个空旷的废弃房屋里,偷偷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不知道他们俩为什么分的手。
后来她嫁到了我们的邻居这里,婚后五个月就生下了她的女儿,她女儿的成长历程跟她一模一样,在初中的时候,就怀孕了,她妈妈骂她:“你快去死!”,她的女儿果真喝下了农药,经过抢救捡回了一条命,留下了很严重后遗症——胃病。
人们问她怎么把孩子带成了这样,在孩子无路可走的时候,又说出那样的狠话,她说:“我从小不知道是怎么长大的,也不知道被疼爱的滋味,所以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疼爱我的孩子”。
一个缺爱的家庭,很难培养出一个懂爱的孩子。
家,是心灵与肉体的港湾,是妈妈柔软的小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是孩子撒娇的天堂,是爱的避风港。
当你工作累了,回到家可以放松心情;当你在外受了委屈,可以回家诉说。因为,家里有你的爸爸妈妈,为你遮风挡雨!
温暖的家,让孩子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再孤单,幼小的心灵有了依恋。试想,一个没有爱的家庭,孩子会怎样?
这让我想起了一幕幕……
侄子认识了一个女孩儿,侄子是理发师,女孩儿是美容师。两个人相处了两个月,觉着合适,女孩儿怀孕了,就闪电般地结婚了。婚后不到一个月,两个人开始吵架,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孩子在父母的血雨腥风中,在妈妈的子宫家里逐渐长大。生产的那天,因为难产,孩子缺氧,在保温箱里待了两个月。这个时候侄子和侄媳妇害怕了,那两个月没有吵架。
好景不长,孩子出院了,两个人又恢复了常态。小孙子在父母的吵架中成长。他的脾气非常暴躁。一点点的时候,稍不顺他的心,他就满地打滚,哭个没完没了。找不到东西,摔东西、蹦高、跺脚……送幼儿园送不进去,整整哭了一个月。好不容易送进去了,在小班打小伙伴,不合群。
侄子说盼着他快点长大,长大了好懂事。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潜移默化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都不会好好说话,只要说话就大吵大嚷,夫妻这样,对孩子更是这样,孩子怎么会有温柔的声音?侄子和侄媳妇却认识不到俩个人吵架的严重性,觉着没有什么。这个家永远都是乌烟瘴气,没有一点温馨、温暖、快乐!
孩子幼儿园大班毕业,侄子、侄媳妇离婚了,孩子判给了妈妈。孩子和妈妈在外租房子漂泊了一年。孩子变得少言寡语,到哪瞪着眼睛看,冷漠,像刺猬似的,你没法靠近他,哪怕是对他好,很心疼人。
孩子暑假开学要上小学了,妈妈一个人带他,觉着实在管不了了,感觉要崩溃了!爸爸妈妈复婚了。分别了一年,俩个人重新组建家庭,很高兴。侄子重新装修房子,贴的壁纸,侄媳妇买个漂亮的吊灯,开始了婚后的生活……
我天天祈祷,祈祷他们一家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千万别再吵架了。
孩子上一年级了,每天要写作业,妈妈的耐性又快用尽了,开始了吵儿子,打骂儿子。爸爸看不下去,和妈妈又开始为了孩子吵上了。7岁的孩子开始反抗了,打妈妈,打爸爸,骂人。看打打杀杀的动画片,说长大了把爸爸眼睛挖下来,还说不喜欢爸爸妈妈,他们都打他。孩子越来越难管,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哭闹。
侄子、侄媳妇现在没有办法,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一周接一次,让别人来给管孩子。
孩子从妈妈的子宫家里就接受妈妈的情绪、 情感 ,一直到长到7岁,一路成长感受到的都是父母的锥心的痛,情绪化的语言。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爱的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的是怎样的“冷”啊!
每党侄子、侄媳妇和我告小孙子的状,这么难管,那么难管,真的是没有办法了的时候,我的心很痛,都是苦口婆心的和他俩说:“要想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你俩要改变自己。先做好自己,然后再用爱的模式管孩子,特别是用温柔的声音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感受爸爸妈妈的疼爱,他太缺少爱了!”
侄子、侄媳妇如果改变自己,用爱来温暖孩子的心,孩子会好些,如果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有多重要,这样打骂下去,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是什么样?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帕克指出:“大多数精神疾病都起因于队爱的误解或观念上的混乱。爱既是导致许多精神疾患的原因,同时又是治愈这些病症的良药。”他继而说:“家庭生活的经历往往会决定孩子对世界的看法。生长在温馨而充满爱抚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把世界看做一个温馨而充满爱的地方。”而在冷漠和充满敌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则“往往把世界看做一个充满冷漠和敌意的地方”。
家庭是可以培育出最强烈的、最真实的、最不可催毁的真爱之场所!然而,世界性的家庭的动荡和解体在多少当事人尤其是孩子身上留下了令人痛心的后患。
当我们组建新的家庭之后,您有没有想过“家”的责任?
亲爱的读者,一个缺少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您觉着呢?
缺爱的家庭,培养的孩子,性格比较冷漠。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父母亲的行为。孩子在家庭当中缺少爱,也就是说父母亲对孩子关爱的少,那么孩子就不会主动关爱别人。
缺乏爱的家庭,就在孩子建立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饥饿的时候,没有家庭的帮助关爱,孩子对家庭人员就不会产生信任感,将来走向 社会 ,他对别人疑心重,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感。
每一个家庭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 健康 成长!
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种情况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孩子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的孩子更加努力学习,拼博争取改变命运,可有的孩子能走犯罪道路,理由我是单亲家庭,缺少关心,其实有认为这并不是理由。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