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交通民俗生产的原因

简述交通民俗生产的原因

第1个回答  2017-04-25
一:交通民俗概述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交通民俗:交通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各种风俗习惯。而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又是通过交通运输的两大要素——交通运输通道和运输工具反映出来的。相关链接:“交通”的古代含义:《说文解字》解释说:“交,胫也”,指小腿,即指行走中运动频率最高的部位;“通,达也”。 “交通”相组,就是通过双腿的运动而达及四方。
(一)交通民俗相关的话题
关于“出行”的谚语: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求仙”
“出得门多,受得罪多”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家贫不是贫,路贫贫煞人”
“出门人,三分小 ”
“多喊一声哥,少走十里坡 ”
“出门三里地,就是他乡人”
古人出行的动因:
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
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
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杜甫的《兵车行》中对此也有反映。
3游学
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4经商
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
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二)交通输通道的主要类型
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
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
桥索:桥梁、索桥
桥梁
梁桥:长石板或整木为梁,砖、木或石做柱,又称平桥。它是以桥墩和横梁为主要承重构件而建造的一种桥梁,是中国古桥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类型。梁桥的出现时间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独木桥便是它的原始形式。
著名的梁桥有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位于泉州市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故名。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北宋(1053年)开始兴建,由郡守蔡襄主持造桥工程,历时6年余始成。该地水阔2.5公里,江涛滚滚,深不可测。造桥确非易事。但当年工匠采用“筏型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 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 ),以建桥墩,终于征服江涛,建成了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
拱桥
拱桥是一种以拱券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而建造的桥梁。 代表有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颐和园的玉带桥
索桥
索桥又称吊桥、绳桥或悬索桥。这是一种以竹藤、铁索等索具为桥身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有竹索桥、藤索桥、铁索桥之别。
溜索,是索桥的一种形式,流行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如云、贵、川地区的独龙、傈僳、藏、彝等少数民族中。一般以竹篾、藤或铁索制作成溜索,系在山涧两头的树干或铁桩上,人通过时两手、两脚并用,面向蓝天,背对深涧溜过去
(三)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路上交通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轮是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某些自然现象,也给古人以启示,“圣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说山训》),“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续汉书·舆服志》)。
《周易·系辞》记载黄帝时“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淮南子·说山》:“见窾木浮而知为舟”。可以说,古代车船的产生与自然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陆路交通民俗中的车,根据牵引力不同, 可为畜力车和人力车两类。畜力车是马、牛、羊、狗、鹿等动物拉的车。其中尤其以马拉车最为普遍。
常见的马车是四马拉一车,因此古人常以“驷”作为计数单位统计车马,如《论语·季氏》的“齐景公有马千驷”。成语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两马驾一车为“骈”、
三马驾一车为“骖”。
人力车
人力车,又称“二轮车”,由日本传入我国,在旧社会遍及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北京人称之为“洋车”,上海人成为“黄包车”,广州人称为“车仔”,后来这种“二轮车”逐步被三轮车取代。另一种“二轮车”——自行车却成为普通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
轿子
轿子,由车演化而来的,是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 。
因时代、地区、形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肩舆、檐子 、兜子、眠轿、暖轿等。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系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
轿分为官轿和民轿两类,官轿等级森严,轿夫数量也有规定,是乘坐者身份的象征,除天子轿舆外,犹以“八抬大轿”为尊。民轿多为二人抬的小轿,民间结婚时流行“花轿”迎亲,花轿一般由两顶,讲究“红女绿男”。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北方地区,人们还发明了在冰雪路面上行进自如的交通工具:雪橇。雪橇有人力雪橇和畜力(狗、马、羊等)雪橇两种,制作和使用都十分方便。
水上交通工具
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 2、非船类交通工具
1,船类交通工具
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
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游船
游船是对主要用于水上游览船只的统称,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呼,如画舫(制作工巧,雕梁画栋)、花船、明瓦船(乌篷船)等。
埠 船
用于运送客、货船只的统称。船只可大可小,可乘十数人,大者可乘三、四十人。埠船一般有固定的航线和班次,定期往来于城镇和乡村之间,运送客人或货物。
渔 舟
用于渔猎活动的一种船只,这种船船体小巧,在水面上活动自如。
渡船
渡船,是用于摆渡的船只的统称。韦应物《滁州西涧》中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就提到了渡船。
2,非船类交通工具
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
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
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信仰传承
在民俗信仰中,“行”(交通民俗)有自己的神灵,这就是行神。《礼·祭法》中提到:王有七祀、诸侯有五祀、大夫三祀、士两祀,这其中都包括行神,尤其是“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 ,行,就是指的行神。
对于“行神”的历来有不同说法,现在较为普遍的观点是黄帝的妻子“雷祖”(嫘祖),《山海经》记载:黄帝巡游天下,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徂神,即路神,也就是后来的行神。
马神:马车是传统的交通工具,旧时车夫数量也非常多,为了祈求平安,在农历六月二十三这天,祭祀马神(马王爷)。在北京,祭马王爷的祭品是用全羊而不猪。马王爷神像一般供在马厩。
马王爷的神像多为红面多须,狰狞恐怖,四臂或六臂,身披铠甲。尤其特别的是马王爷有三只眼,其中一只竖在额头,民间常说“马王爷三只眼”便来源于此 。
与水上交通有关的神灵依地域不同也有区别,湘水有湘君、湘夫人、洛水有洛神。在海上,航海人信奉的保护神很多,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妈祖。
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960~1279)福建莆田沿海地区,妈祖原名林默,是当地一个为救助海难而献身的未婚女子,相传宋代建隆元年(960)出生于莆田海滨,卒于宋雍熙四年(987)。生前好行善济世,常在湄洲海面,凭着她一身好水性和一颗菩萨心,在乘船渡波上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死后人们对她怀念感戴,继而立祠祭祀,从此开始了对妈祖的崇拜信仰。
在宋代,对妈祖共有14次褒封,其中有7次是出于妈祖治疫、防风、救旱等与民众利益休戚相关的圣迹传说。其后的元、明、清三代对妈祖褒封不下20余次。妈祖经过历代册封,在宋代由“夫人”而“妃”,元代被封为“天妃”,明清后被封为“天后”、“天上圣母”。妈祖由一位民间女巫,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海洋守护女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