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小孩的脸会让小孩子记忆力变差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4-22
宝贝闹情绪,父母绝不能做的八件事
一、以暴制暴:“再闹,我就打你”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导致孩子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进行报复。
二、当孩子情绪的奴隶:“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三、男孩不能哭:“男子汉不要哭,勇敢一点!”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男孩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权利被剥夺,男孩的情绪表达就容易出现障碍。
四、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你为什么这么粗暴?”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地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五、流于说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六、回力球效应:“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七、阻断话语:“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
八、归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13) 宝宝屁股是否打得?
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老辈人对于“棍棒教育”似乎情有独钟,这从流传至今的一些俗语中可以得知:“棍棒底下出孝子”、“儿不打不成才”。时至今日,追捧先进教育理念的年轻家长们似乎都想突破“打骂最有效”的成规,可是当完美的理论难以化解现实难题的时候,有些家长还是会选择“一打了事”。孩子究竟能不能打?
同意者:说服不如打有效果
部分家长同意新新爸的做法,其实自己也想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可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万般无奈,只好执行“棍棒政策”。家长们都反对殴打孩子,但是有些家长认为某些情况下可以轻打孩子,给他告诫:
(1)出于安全考虑打孩子。孩子年龄小,对危险的认知不足。打孩子为了让他记住疼,免得发生更严重的危险。有位妈妈颇有感触地说:“前不久孩子对电门产生了兴趣,总是拿小手指头往里捅,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这事我教育他好几回,可他总是满口答应,转身就忘。实在没办法,我就打了他,现在他再也不敢摸电门了。”
(2)在公共场合吵闹。孩子的经验证明,越是在人多的场合,家长越容易妥协。因此,很多孩子在超市里打滚、撒泼,在商场里乱跑乱跳,直到家长满足自己的要求。家长认为孩子这样做会招致他人的反感,令自己没有面子,所以在公共场合家长极易失去说教的耐心。
(3)要给孩子树立威信。传统的中国家庭总要既有“白脸”又有“红脸”。家长认为,宠爱归宠爱,家里至少有一个人是孩子敬畏的。如何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一些家长认为打孩子一次比多瞪几回眼睛都有效。
反对者:无论怎样都不能打
有些家长认为无论是什么情况,都不能对孩子“动武”。他们的理由如下:
(1)大人打孩子往往是自己也在气头上,说是轻打,但出手时轻重很难拿捏,很可能一时不小心打伤孩子。以往的新闻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家长因一时生气打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死亡,不但失去了孩子,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2)国外有调查显示,常被家长打的孩子智商发育会受影响。两岁以下的孩子被打时基本除了痛感外没有别的感受。即使是两岁以上的孩子,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也很可能无法理解父母的苦心,从而产生仇恨或胆怯的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将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3)一旦开始打孩子,就很难“收手”。很多小孩,尤其是小男孩,渐渐习惯了家长的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皮实了”,就会故意招惹家长,家长越打越等于配合他,反正打不疼,他会因为家长的生气和动手而兴奋。
惩罚孩子要夺其所爱
有个网友妈妈说得好:我们无法做一个100%优秀的家长,也不必去强求我们的孩子100%地优秀。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可以适当地去惩罚,但动武终究是下下策。孩子被打后仍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往往想到的是不能当着家长做这些事,家长不在时,他们还是会散漫如故。也许孩子一时并不听劝,但这不等于他们不理解。惩罚孩子,可以夺其所爱,比如然然特别爱吃薯片,他撒泼时妈妈就说“再哭就不让你吃薯片了啊”,然然立马就不哭了。当这种方法不管用时,就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冷处理,既让孩子没有撒泼的观众,也让家长冷静下来。等到孩子平静了再给他讲明道理。比如宝宝摸电门,就告诉他摸电门的话宝宝就会被电门带走,再也看不到妈妈了。动武可以说是家长没辙的表现,所以在打孩子之前,先数几个数,冷静地想想更好的办法
打孩子是一种需要讲究艺术和掌握要领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这并不等于放弃约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会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
当孩子喜欢接近危险区域或是对一些带有危险性的物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时:比如摸电门、玩火、河边嬉戏、拿利器与人玩耍……这些行为,只靠单纯的说教不能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接近“不安全因素”这一后果的严重性,这时,必须靠“打”制止孩子。当孩子的某些行为有不道德行为的苗头时,比如:偷拿爸爸妈妈的钱买零食,或者偷拿幼儿园小朋友的玩具,或者以大欺小,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也必须靠“打”让孩子清醒顿悟。当孩子屡教不改,顽劣成性时,更要“打”,因为这不仅是为了能让孩子心智健康地成长,更是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与他人相处融洽,被社会所接纳。
,打就要用“杖”打。那些充当“杖”的小棍小棒,其作用就像古时的戒尺一样,目的是让孩子深切领悟到惩戒工具的震慑力,另外对孩子来说也起到一种警示作用。
打孩子,家长需摆正心态
这种新的思维观念并不是默许家长可以断章取义,认为对孩子动辄打骂就是对孩子的疼爱。
不可否认,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第一反应都是愤怒,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控制好情绪,有些不理智的家长为了解心头的怒火,不由分说抬手就打,过了气头之后,又开始后悔,接着心疼,可下一次孩子再犯错时,后悔心疼又被完全抛到脑后,这个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并没有让自己彻底地冷静下来,没有就事论事,只是单纯的感情发泄。
明智的做法则是在平日孩子没犯错时,家长就提前跟孩子“约法三章”,严肃地告诉孩子违反约定的后果是什么。这样,每当孩子违反时,家长便可以拿出“戒尺”,让孩子明白家长并不是在泄私愤,而是他违背了之前的约定,所以要接受惩罚。从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由“粗暴型”转变为“惩戒型”,这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孩子犯错误的次数,父母的威信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