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辅导中的沉默,如何化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只有不爱你的人才会这样做 也许我说这句话很冷 让你更伤心 但是真正呵护你 体贴你的人 他就不会推翻从前的承诺来伤害你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这时候千万要小心,可能是耐心用完了。 不管怎么样,用吃的诱惑之。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察觉情绪,调整状态

你可能会有些困惑/焦虑/担心/挫败/沮丧……教师的状态与学生的状态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当你陷入了焦虑,学生也会陷入焦虑,当你感受到挫败/被忽视/被否定,然后着急中加快速度想着完成这堂课的时候,学生也会更加感到挫败/被忽视,更没有互动的空间,也就更加沉默。

所以,首先,教师需要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先调整自己。

分析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当学生大片沉默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比如:

想回应而不知道怎么回应

可能因为学生经验不足,问题太难了;没听懂你在问什么,或者别的同学在说什么;思维卡住了。老师可以:

๑ 在课程设计上,搭建“脚手架”

๑重申一遍你的问题,并把问题板书写出来

๑ 线上更需要把问题拆解来方便学生理解与回复,否则可能不同学生回答起来会不同频,或者不知道回应你哪一个问题好,所以一次最好提一个问题

๑ 借用其他学科已学过的知识(当多学科结合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的脑袋会更好地调动起来)

๑ 举个例子方便理解

๑ 做个示范

学生习惯了听老师说/别的同学说,

不习惯表达

老师可以:

๑ 从简单的、容易快速回应的问题开始,如:0、1、2;熟悉工具,并建立线上互动的习惯

๑ 和学生一起建立安全感;比如,教师首先要学会听,才能影响场域内的共同认同:每个同学的声音都值得被聆听

๑ 直接邀请个别沉默者

教师在邀请的时候给到Ta的感受蛮重要,是否让Ta感受到自己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的压力和窘迫,增加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更差的自我形象,担心被其他同学质疑或者不好的评价;还是说让他感受到虽然一直不说话但没有被忽略,依然被关心、被关注,教师之所以Q人不是(或者不只是)出于抽查/监督,而是更多在于确实很希望聆听到Ta的状态和需求。

学生走神了,累了

脑子烧不动了

老师可以:

๑ 调整授课节奏,给一首歌的时间来暂停脑袋休息,也让学生消化吸收

๑ 课程设计上,轻松/中等/挑战,如同山坡骑车,需要有合适的起伏。如果一直都下坡,会感到蛮轻松和痛快,但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无聊、没有收获、能力没有提升;如果一直都在上坡烧脑,则挑战太大,感到挫败,疲惫

๑ 切换一下授课方式,调整下能量

掉线或听不清,

学生却以为只是自己

个人网络问题没有提出

老师可以:

๑ 学生做练习的时候,线上不需要巡堂,这个时候闲下来就可以做个别辅导,如询问个别同学的情况,协助解决技术问题

๑ 课后也可以和个别学生私聊了解情况
第4个回答  2020-09-19
如何理解辅导中的沉默,如何化解?公益发展
02-25 17:15
关注
作为老师,线下课堂遇到的挑战就不少,何况在把线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搬到线上的适应期,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之间,差异也很大,以下只是分享一些笔者的个人观点,抛砖引玉。

学生沉默不回应?

如果你讲得激情澎湃,但当你问问题时,学生一片沉默,或者只有零星回应,大部分人一直都不说话。相比线下授课,你现在还看不到他们的脸和肢体语言,少了很多的现场感知,此时,

你有哪些感受?

你理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你会如何处理呢?



察觉情绪,调整状态

你可能会有些困惑/焦虑/担心/挫败/沮丧……教师的状态与学生的状态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当你陷入了焦虑,学生也会陷入焦虑,当你感受到挫败/被忽视/被否定,然后着急中加快速度想着完成这堂课的时候,学生也会更加感到挫败/被忽视,更没有互动的空间,也就更加沉默。

所以,首先,教师需要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先调整自己。

分析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当学生大片沉默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比如:

想回应而不知道怎么回应

可能因为学生经验不足,问题太难了;没听懂你在问什么,或者别的同学在说什么;思维卡住了。老师可以:

๑ 在课程设计上,搭建“脚手架”

๑重申一遍你的问题,并把问题板书写出来

๑ 线上更需要把问题拆解来方便学生理解与回复,否则可能不同学生回答起来会不同频,或者不知道回应你哪一个问题好,所以一次最好提一个问题

๑ 借用其他学科已学过的知识(当多学科结合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的脑袋会更好地调动起来)

๑ 举个例子方便理解

๑ 做个示范

学生习惯了听老师说/别的同学说,

不习惯表达

老师可以:

๑ 从简单的、容易快速回应的问题开始,如:0、1、2;熟悉工具,并建立线上互动的习惯

๑ 和学生一起建立安全感;比如,教师首先要学会听,才能影响场域内的共同认同:每个同学的声音都值得被聆听

๑ 直接邀请个别沉默者

教师在邀请的时候给到Ta的感受蛮重要,是否让Ta感受到自己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的压力和窘迫,增加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更差的自我形象,担心被其他同学质疑或者不好的评价;还是说让他感受到虽然一直不说话但没有被忽略,依然被关心、被关注,教师之所以Q人不是(或者不只是)出于抽查/监督,而是更多在于确实很希望聆听到Ta的状态和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