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一、主题活动的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004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善待地球的生活,是人人可以接近的绿色生活。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行动。意识到那种无节制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感受健康世界。循环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将循环经济模式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正懂得资源的循环利用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地球的意义。
二、主题活动的目标:
(一) 设计思路及主题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度根本标志。经过学生的讨论选取了四个课题:
生活中的垃圾及回收
校园中的垃圾及回收
其他垃圾的分类及回收
动动手“变废为宝”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懂得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是创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2、明白绿色生活涵义,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能力目标:
1、鼓励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
2、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及方法:
(一)准备阶段:
(1)、教师就环保课题概述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主题。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4)、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主题的资料。
(5)、采用采访、观测、收集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各行各类的人,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以及生活中他们都是怎样“变废为宝”的。
(6)、设计并实际参与环保活动,注重活动过程资料的收集。(7)、制作主题活动的挂联并进行环保宣传。
(二)实施阶段
1、分组调查访问(激励学生以照片、录像、录音等形式展示采访过程)
(1)通过上网、查阅书籍、交谈等方式,了解垃圾的危害性,了解垃圾的组成、分类以及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变废为宝”的,了解人们对垃圾的认识。
(2)了解垃圾对人类的的危害。
(3)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采访,了解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方法。
(4)到社区、家庭、学校内部了解垃圾的处理,并询问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变废为宝”的。
(5)将活动结果制作成小挂联,向更多的人宣传,让全社会都热心环保,变废为宝。
2、查找资料
指导学生获取资料,如查阅各种书籍,从网上查寻有关垃圾的分类处理以及对生态的影响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的故事。
3、整理交流
(1)教师讲授撰写综合实践记录卡的方法。
(2)学生根据自己所获取的各种资料写一份研究报告。
4、汇报交流
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综合实践记录卡的过程、方法、内容及思考进行交流,可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展示成果。(如照片、展示图表、路线图等)。
认真听取别人的汇报后,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及困惑,对他人的活动提出建议。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善于倾听的能力,达到资源共享,互助提高的目的。
5、宣传
(1)在全校开展以“垃圾与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用小小报、标语、倡议书、录像、张贴标志、板报等形式,让同学们关注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变废为宝。
(2)分小组深入村队、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宣传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能源的重要性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小报、小书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及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四、指导方法及理念:
1.指导理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参与意识为主旨,让学生自主而创造性参与实践活动。
2.指导方法及原则:
本着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处处以学生为本,强调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过程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在不断尝试、发现和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指导活动中遵循以下原则:
A.实践性原则:
结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B.开放性原则:
活动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生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注重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学习活动方式、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要具有开放性。
C.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造反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D.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
五.过程监控及评价
过程监控:
1.学校领导要深入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开展。
2.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专人负责制,从头到尾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现任心、教学观念、指导方法,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研究方法。
3.认真组织指导教师学习提高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指导水平。
4。注重搜集资料,从实践中不断完善,边改革边提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