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8-27
低年级儿童意志的自觉性较差,他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学习、生活的任务和目标,通常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督促进行。同时他们遇到问题时,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往往较差,喜欢求助于成人。在做作业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就难免耽搁、走神了。
磨磨蹭蹭的现象常常不是孤立发生的,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慢性子造成的。有些孩子平时室外活动较少,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养成了习惯;有些是孩子思维活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这种情况首先要从改善行为习惯做起。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室外的有助于增强敏捷反应和身体灵活性的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尽可能动作快捷,如早起限时穿衣、叠被、洗漱,上学快速走路等。养成干净利索、快速做事的习惯,孩子的慢性子会逐渐改变。而敏捷的行为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上,就不会再慢腾腾了。由于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孩子的学习又缺乏计划性,因此孩子做作业会出现分心、拖拉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做一些训练慢慢适应。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做作业时间分割成几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可以把时间分成三段,每段 20分钟。中间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精力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分解作业量的办法。比如,有15道数学题,可以规定每做完5道题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家长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一些游戏。这样配合作业过程的训练要有家长监督提醒,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养成要家长陪同做作业的依赖心理,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作业了。长大的孩子不会喜欢家长总是陪在自己身边。在改善磨蹭行为的过程中,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有急躁情绪,也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只是耐心地去做,然后欣喜地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第2个回答 2013-08-27
一、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5到20分钟。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变低,加之作业量大,会感到做作业是漫长而痛苦的事。面对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最后选择的结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20分钟”,每个“20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还有“短期终极目标”作为激励,做起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化数为量的办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业按数量划分成几部分。比如,有15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作点游戏。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
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引起的动作慢,同时也受家庭环境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各方面动作慢。有些是孩子思维运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遇到这种孩子,首先应正视它,不要用“笨”这一类的字眼来辱骂孩子。一是家庭成员要起榜样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活时,比赛看谁先做完或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洗漱、穿衣、叠被等看谁先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会有所改变。牵移到学习上,也就可以快起来。二是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制定训练计划,来促进孩子反应速度的提高以及思维的快捷性、敏捷性。比如,每天出30道简单加减运算题写在纸上,用秒表计算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算完,这是算;比赛抄写一长串数字,看谁先最快抄完,这是写;家长随意写下几组一排数字或字母,要求快速用笔划其中的连续相同的数字或字母。如:2565528895568775595922,用笔划出“55”,或找出一本书,比赛看谁找到一篇文章中高频出现的某个词,这是找;玩两个字的词语接龙,越快越好,这是说。这种算、写、找、说训练可以由家长设计,每天一练,每次练半个小时。在求质量的基础上求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坚持它一两个月,中途不能放弃。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期在小学一二年级。可以采用“行为契约法” :
一、列出双方都认为很重要的作业习惯的清单。例如:1、专心致志,不想别的事;2、不离开书桌做别的事;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4、字迹工整漂亮。
二、列出双方都认为已经做得比较好的行为清单。例如:父母认为孩子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完成作业行为”有:1、作业较认真;2、字迹较工整。孩子认为父母在支持孩子完成作业方面做得好的行为有:1、做得好会表扬我;2、按时完成作业会陪我玩一会;3、奖励我一颗红五星。
三、列出双方一致认为可以改进的作业行为的问题清单。例如:父母认为孩子可以改进的行为有“1、专心致志,不想别的事;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3、字迹工整漂亮;4、加快写字速度。孩子认为父母可以改进的行为有:1、不要在我做作业时唠叨;2、不要随便闯进我房间;3、写得不好不快不要骂我。
四、双方商定,找出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改进的行为习惯作为“目标行为”(又称为“靶行为”),包括父母要改进的目标行为和孩子要改进的目标行为。注意:目标行为的描述必须是具体的、量化的。例如放学回家后,在10分钟以内打开书包,再用5分钟做好学习用具、书、作业本的准备工作,并开始写作业;2、爸爸妈妈在孩子写作业期间,1次也不跟孩子唠叨。
五、列出有意义而且公平的增强物清单,并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喜欢的增强物。例如:1、当天可以看动画片;2、晚上妈妈可以为你朗读一个故事;3、可以得到若干零用钱;4、妈妈用表扬代替唠叨和批评;5、晚上到外面散步。
六、用清晰明确的措辞写下“行为契约”,全部使用正面措辞,父母和孩子共同签字。契约实施的时间要有明确的阶段,如一周或两周,起止时间要写清。
七、当孩子实现契约行为时,父母予以注意并给予称赞,但注意不要太过分。同时用表格记载下孩子每天的行为表现,三天一小结,一周一总评。
八、当孩子完成一个良好行为后,立即兑现增强物。父母完成自己改进的行为时,也要请孩子予以评价和赞扬。
九、两周后,如果第一个目标行为已经得到巩固,可重新制订新的行为契约,确定新的目标行为,例如:完成作业的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1.5小时。注意:小步走,逐渐提高行为要求。
第3个回答 2013-08-27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反抗行为,你可能平时打骂的过多了!
孩子还是爱护点啊!
第4个回答 2013-08-27
是对学习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