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0-09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儿童在充满好奇和探究的心理里来到这个世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的方法,精心设计音乐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促进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没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了。只有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的,不怕困难的学习音乐,以获得自信。因此,兴趣是学习巨大的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建立和谐师生情感,激发兴趣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重视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孩子们的情感是丰富的,容易把教师之间的情感转移到学科上去,只有学生喜欢你,才会乐意听你的课,所以,教师热爱学生,用一颗诚挚的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从中得到快乐、温馨,感到教师可亲可信,从而真正喜欢上音乐课。这样,使学生在“亲其师、信其道”的基础上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二、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堂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创作这件 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要把整堂课思路清晰地完整地串成一条线,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富于创新精神的音乐意境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音乐课的质量,我们还得把音乐与“视、听、唱、奏、动、写、记、创”等要素结合起来。如:游戏、舞蹈、美术、文学、自然等等。让学生当起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奏的奏、跳的跳、演的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拥有愉快的情绪。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活泼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如:在《快乐的歌唱家》的教学中,我把音乐与游戏结合,都收到不错的效果。把美术、音乐、文学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课外郊游时,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当然,我们不仅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占有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 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学生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字。于是“过年了”“丰收锣鼓”“兴高采烈”“舞”“闹新春”等名字诞生了。并同时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他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例如:“舞”这个名字,学生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它带给我一种想跳的冲动,于是我就想为它取名为‘舞’。”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且很“雅”,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上,每道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四、制作动画,增强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品茗细饮才能享其美味”。同样,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音乐的节奏感、旋律美,理解音乐的意境,教学中就要让他们充分的聆听音乐。然而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安安静静的聆听音乐,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因此在《动物说话》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为歌曲制作了一段小动画:“外星人朋友寻着声音来到了农场,农场里的小鸡、小鸭和小青蛙用唱歌的形式分别向他做了自我介绍。同时,在歌曲的间奏时三种小动物还按照节拍欢快的跳跃。”这段动画成了学生聆听音乐兴趣的催化剂,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观看课件时两眼闪闪发光,情绪高涨,看完一遍还自觉要求再看一遍。同时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边看动画边听歌曲,很快就建立的对歌曲的音高节奏印象。 五、抓住学生好奇心这个心理特点,创设感兴趣的音乐意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他们天生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我们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等创设好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景,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挥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与兴趣,让他们自然的参与体验,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穿着藏族服迎接学生,学生都好奇的看着老师:“老师穿的是什么衣服啊?好漂亮。”有同学就迫不及待的说“我知道,是西藏服。”播放背景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到西藏去玩呢?老师先就带同学们去哪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然后出示课件。同学们热心沸腾,议论着“他们的服装真漂亮;舞蹈真好看;服饰真美;他们爱吃羊肉、抓饭、奶茶......” 采用这些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沉醉在音乐意境中唱好歌曲。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