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青少年心理健康

如题所述

青少年学生大多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充满幻想和希望,对一些具体的事情,如求学、谋职、恋爱、婚姻等方面,常会对自己“设计”一番,然而这种“设计”最终能否实现却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比如,报考大学选择专业虽说是“自觉自愿”,可是也有身体状况等条件的限制。条件不允许,你就只得忍痛放弃了。因此,青少年必须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少年朋友应很好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承认它,接受它。要知道光明的前途中总是布满了坎坷的,人的一生,挫折和冲突是无法回避的。遇到此情此境,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应想到“车到山前必有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坚信胜利总要到来,黑夜

2、要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树立远大的志向。优秀的小说,人物传记,能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青少年应以古今中外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为榜样,借以鞭策、勉励自己;把激发进取和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成为有用之才;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以免陷入消极颓废的精神境地。

3、要做“乐天派”,不做“唉声派”。乐观是青少年保持情绪健康的金钥匙。乐观,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处理问题;乐观,就必须时刻准备迎击困难。正如毛泽东所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青少年朋友们要能在搏击困难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与朋友分享胜利的喜悦。

4、要自觉地磨练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少年应能针对自己容易受刺激而发生冲动的特点,学会控制激情,养成按照理性而行动的习惯。个人的欲求是否获得满足,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青少年还要养成对欲求不能满足的耐性。这样,即便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冲突的时候,你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青少年现时学习之必需,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参与者的素质的要求。我国杰出的著名心理学家潘寂教授曾经指出:"我们因注重身体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则必须注重心理卫生"。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借用美国学者坎布斯(A?M?Combs)的观点为依据,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评估。

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念;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事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我们曾用综合评判法对我校某一个女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实验性测试,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所谓综合评判,就是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和实测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评估信息的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控制在较小的限度内,相对于其它方法而言,是一种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整合评估结果的方法。

设X={X1,X2,X3…xn}代表综合评判的多种因素所组成的集合;Y={y1,y2,y3…yn}表示评语所组成的集合。

模糊变换A?R=B为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式中:A是各评判因素权重的向量:R是X?Y上的一个模糊关系,即各评判因素对各评语的隶属度;B是综合评判的结果。

用综合评判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确定综合评价中的诸因素及评语集合,并进行单因素评价,进而得到表示因素集合和评语集合之间模糊关系的模糊矩阵。

第二,确定各因素在被评价事物中的重要程度,即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第三,作模糊变换,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第四,求出结果矩阵。

根据坎布斯的"四种特质",我们请十位评估者把她的心理健康情况分为"自我观念"、"认同他人"、"接受现实"、"主观经验"进行实验性评估,即因素集合调X={自我观念、认同他人、接受现实、主观经验}。评语集合Y={优、良、中、差}。

第一步对该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单因素评价。对因素"自我观念"的评价结果,1O名评估者有6人表示优,3人表示良,1人表示中,各等级人数的百分比构成一个数列:0.6,0.3;0.1,0。同理,对"认同他人","接受现实","主观经验"的评价结果构成三个数列,这样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列成一个表:

1O人对学生评估等级比率表

从而得到各指标单因素评价矩阵:

R自我=(0.6,0.3,0.1,0)R认同=(0.2,0.4,0.3,0.1)R接受=(0.5,0.3,0.2,0)R经验=(O.4,0.3,0.2,0.1)粑四个评价矩阵放在一起得到一个模糊矩阵:

0.6 0.3 0.1 00.2 0.4 0.3 0.1R= 0.5 0.3 0.2 00.4 0.3 0.2 0.1第二步,确定上述四个单项因素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即确定权重A。经过层次分析或其它方法确定,得出四种特质的权数依次为0.15,0.2O,0.25,0.14,则权重矩阵A=(0.15 0.2O O.25 0.14)

第三步,作模糊变换,进行综合评判B=A?R0.6 0.3 0.1 0=(0.15 0.20 0.25 0.14) 0.2 0.4 0.3 0.10.5 0.3 0.2 0

0.4 0.3 0.2 0.1=(0.415 0.32 0.205 0.06)

这里两矩阵的运算采用变通的矩阵乘法。

等级 隶属

度指标








自我观念 0.6 0.3
0.1 0
认同他人 0.2 0.4
0.3 0.1
接受现实 0.5 0.3
0.2 0
主观经验 0.4 0.3 0.2 0.1

设等值分矩阵为V,我们假定:评价结果为"优"得分85;评价结果为"良"得分为75;评价结果为"中"得分65;评价结果为"差"得分为55,则:

8575V= 6555再设的结果矩阵为T,则T=BoV,写为:

85T=(0.415 0.32 0.205 0.06) o 756555=0.415×85+0.32×75+0.205×65+0.06×55=75.9因此,该学生的心理健康综合评分为75.9,等级评价为"良"。

为了追根导源,找到该同学心理健康的不足之处,我们再用综合评判法进行深入探究。

从单因素评价的比率表中察觉,该同学的"认同他人"的隶属度较低。便以此为切人口再分出"正视现实"、"评价环境"、"悦纳他人"三个分指标用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第二轮评价。最后,该同学的综合评价等级不能达"优"的关键是在"悦纳他人"方面比较欠缺。果然,我们对各项指标研究分析时发现该生在"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谈论你","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责怪别人制造麻烦"、"未感到与其他人很亲近"等方面确实得分较低,这就是症结所在。

这样,我们通过综合评判对该同学的评价结论是: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在"悦纳他人"方面再作一些努力就有可能达"优"。接下去老师应采取措施,对某进行对症下药的心理治疗。通过实验,我们体会到综合评判法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实用价值,具有较强的真实和可信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对于青少年朋友们来说,在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心理问题了吧,很多青少年朋友们在生活中都是会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了,那么我们在这时候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治疗吧。

阳光及运动

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抑郁病人的效果不错;专家表示多活动活动身体,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或多或少改善一个人的心情,对于青少年朋友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更健康了,能够让青少年朋友们的身体更健康了哦。

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不要陷入自设想的心理漩涡,尽量学外向,尽可能多和朋友交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注意了,一定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了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了,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哦。

保证良好的睡眠

生活要有规律,实在睡眠不好可以配点中草药吃,会有帮助,有条件要增加营养,但不能吃过多另食,会发胖,对胃也不利,要把所有的不开心统统掉进拉圾箱,如果能够有一个好的睡眠,那么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了,是我们不能错过的好方法了。

睡觉时要想想别人好的地方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要会包容别人的缺点,要做好事,不要别人回报,因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心事要跟家人商量,求得他们帮助,相信家人不会错。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也不要计较别人对你的看法,有时候吃亏就是便宜,千万不要想得太多。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有关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了,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青少年朋友们来说,保护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的了,我们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方法,不要错过了哦,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第2个回答  2006-04-27
上面的师兄``有心``说了好
第3个回答  2006-04-14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什么叫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适应;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绝非仅仅没有心理疾病;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一、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马斯洛和密特曼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斯柯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一般的适应能力
  适应性;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改变行为的能力。
  2.自我满足的能力
  生殖性欲(获得性感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
  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
  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
  4.智慧能力
  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6.创造性
  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
  7.自主性
  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8.完全成熟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均衡;成熟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备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
  9.对自己的有利态度
  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充满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
  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清廉正直。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综合各家观点,参照现实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以从下七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般地讲,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70—89间,为亚中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例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是指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有人认为,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体健康一样的准确。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机立断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反应适度说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即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类似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既不过分,也不突然。
  4.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等等。
  6.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