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是谁提出来的

如题所述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概念
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表现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原因
环境的巨大变化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1)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盥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一切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等;有的幼儿则精力旺盛,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据调查,一些幼儿就是因为怕在幼儿园睡中午觉而不愿意来园。因此,在入园之初,幼儿不习惯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儿园的饮食和饮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儿在家中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到幼儿园后不愿意进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儿则在家中从来不喝白开水,而在幼儿园提供的饮水都是白开水等。

(2)成人与幼儿的关系

幼儿入园之初,见到的教师和小伙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师生比例为1:15或者1:20。也就是说一位成人负责照顾15-20名幼儿,这和幼儿在家中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如许多幼儿在家中睡觉时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幼儿园则需独自入睡,幼儿在入园之初感觉失去了亲情和温暖。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如如何获得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关怀,如何占据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感到不知所措。

(3)陌生的活动室环境

当幼儿初次踏入活动室时,活动室的环境对他来讲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鲜的。无论是桌椅的摆放还是盟洗室的设备等都与家中不同。这在使幼儿感到好奇和新鲜的同时,也会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儿在家中大便时使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马桶,而幼儿园则是蹲式的,幼儿就感到不适应而引起心理上的压力。

(4)要求的提高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上床睡觉、能控制大小便、遵守一定的规则等等。这些要求都可能使幼儿感到一种挑战和压力。

家庭的因素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而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生病等问题。

自身个性与经验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影响
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患儿整日缠住父母,不断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时担心父母发生意外,或担心意外灾难会使自己与父母失散。害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被拐走。患儿因此不愿上学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儿所后哭闹,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现出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年。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

当宝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分离焦虑就越发不可忽视了。很多宝宝因害怕去幼儿园,会以不起床、假装生病、赖地哭闹的手段进行抵抗。

对策
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度过入园焦虑期,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尽快开展,新入园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家园配合,加强小班幼儿入园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步入较正规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师幼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在孩子入园前,父母可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熟悉其周围环境和教师,经常把孩子带到幼儿园来看看,谈谈,玩玩,让他们观察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等,家长还可以放手让孩子玩,让教师抱一抱,亲一亲,让孩子熟悉新的声音,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及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入园后,老师要主动、热情接待新入园的孩子,抱一抱,亲一亲,摸一摸,问一问,叫一叫孩子的乳名,表示最喜欢他,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总之,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在精神上支持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可亲可爱。

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指出: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与作息制度以及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如:吃、喝、拉、撒。正因为如此,才使孩子逐渐地产生依恋父母的情感,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不是一个样样都不会的"小宝宝"了。

此外,幼儿园要与家庭进行密切地联系,才能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生活习惯,从而进行正确指导。这就要求幼儿园重视家访,家访可以消除儿童对教师的陌生感,教师也可以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更便于以后因人施教。作为家长也应主动配合幼儿园,改变幼儿家庭生活的随意性,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等,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使幼儿更适应幼儿园生活,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总之,妥善解决幼儿入园问题,不仅可以使小班幼儿迅速建立正常秩序,开展教育活动;而且也能使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在新环境中稳定向前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许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烦恼,家有粘人娃,走到哪跟到哪,实在是"如胶似漆"。一旦,家长消失在孩子的视野里,孩子就马上开启了哭闹的按钮,怎么劝说都不管用。

家长单纯的以为这是孩子对其需要的表现,其实这种行为背后很有可能是在传递着孩子陷入"分离焦虑"的信号。

何为"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指的是:婴幼儿因为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焦虑、不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在六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都有分离焦虑。当父母不知道孩子如何分辨孩子是否存在分离焦虑,或者是不清晰孩子分离焦虑的程度,可以参考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观察发现的婴儿的分离焦虑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2、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3、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对于许多家长很难理解孩子为何会存在着分离焦虑,短暂的分开影响力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

是的,对于孩子而言是这样的。家长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

分离焦虑是孩子的成长的必由之路

首先,由于孩子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孩子的个体思维在婴幼儿时期并没有萌芽。一岁多之前的孩子,是没有"你""我""他"的认识。对于与之相伴最亲密的父母,他本能的认为是一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婴儿需要自己的视野里时刻有母亲的存在。

其次,当孩子稍稍长大,孩子同样习惯了依赖父母,父母是他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当其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孩子感到恐惧不安,本能的通过哭闹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呼唤父母回来。

再者,孩子的世界观里,存在等同于在眼前,看不见等同于失去。孩子的思想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的思想比较简单,对于父母短暂的分别,他们误以为就是永远的消失。这是孩子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惶惶不安。

许多家长由于对于孩子分离焦虑不甚了解,所以容易误用错误的方式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1、忽视孩子的分离焦虑

在感受到孩子散发分离焦虑情绪时不以为然,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甚至会用抱怨的言语对待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打击。

2、家长过度的守护

当孩子表现出分离焦虑的情绪时,家长就万分紧张。一想到孩子可能会哭闹,就立马放下手头本来要紧的事情,只顾着孩子的情绪。

更有甚者,明明孩子还没表现出分离焦虑,家长脑海中却有万种联想:万一孩子看不到我会不会一直哭呢?我不陪着孩子他会不会受伤?

这类型家长在情感上过分的在意孩子,以至于"患得患失"。

对于孩子过分的保护和在意,让孩子失去独立探索外界环境的可能,会让孩子形成必须时刻被爸妈保护的错误观念。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只要家长用正确的的方式应对,就能有效的减缓孩子的分离焦虑。与此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建立事物并非恒定的思维认识。

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一、分离需要提前告知孩子

许多家长往往害怕孩子离别时会哭闹,就随意找了个借口,甚至不告而别。在孩子意识到父母的离开后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不安焦虑。

随意,当和孩子分开时,家长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告知孩子离别的原因和回来的时间。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并不是被抛弃了,就不会过分的不安。

和孩子保证回归的时间,并约定好可以通过线上视频见面。最好是选择孩子心情愉悦的时机和孩子好好道别,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二、帮孩子构建稳定的情感关系

孩子成长中不单是对于家长的主动外出离别而焦虑,很多时候孩子作为主动与家长分离的那一方同样会焦虑不安。如,许多孩子一上幼儿园就苦恼着要回家,要妈妈。这是由于孩子离开了依赖的父母,到了陌生的环境。

因此家长要通过帮助孩子建立新的依恋关系,逐渐与老师、同学变得熟络,这样幼儿园就会是孩子的另一个熟悉地。孩子在情感上收获了友情、师生情的满足,就容易转移对于父母的分离焦虑。

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去幼儿园踩点,并和老师友好沟通,给孩子输出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信息。要多鼓励孩子和同学们接触,带一些小零食让孩子与同学们分享。

三、情感上理解孩子,鼓励孩子

家长要做到换位思考,在情感上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分离焦虑。当孩子因为即将面临分开而闷闷不乐,家长要学会给予慰藉和鼓励。

"妈妈只是出差两天就回来了,宝宝真坚强,真懂事,都没有哭闹。妈妈每天工作结束了我们就视频聊天。"这类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能够舒缓孩子的焦虑情绪,从而孩子会更加坚强且有信心,更具安全感。

四、行为上定下规则

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说出他想要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同样表述自己需要的个人时间。

举例而言,孩子提出:"当我在玩积木的时候,希望妈妈能够不要过来指挥我。"家长应到:"妈妈答应宝宝,那在妈妈需要独立完成工作的时候,宝宝也要理解,不要哭闹。"

从约定一些规则,让孩子在遵循规则中体悟,逐渐适应适当分离的这一行为是正常的。孩子会形成看不见并不等同于消失的思维,就不会产生过多的焦虑。

孩子的分离焦虑恰恰在表达对父母的爱与需要。当孩子处于这个阶段,不要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漠视或呵斥孩子因为焦虑的行为表现,这样很有可能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父母更应该给予更多理解与鼓励,引导孩子逐渐培养其独立性。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而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生病等问题。
第3个回答  2020-11-20
从我们成为准妈妈,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开始,就能不断的看到一个词——“分离焦虑”,婴儿认人断奶时有婴儿时期的分离焦虑,幼儿离开妈妈开始上幼儿园时有幼儿时期的分离焦虑,甚至还有更大点的孩子开始和父母分房睡觉时也有分离焦虑。今天心贝网小编就带大家来系统的认识下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当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联系后,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难过伤心和痛苦哭闹,以表示拒绝分离,这就是分离焦虑。比如宝宝与关系亲密的妈妈分离时会出现一种消极的情绪,当最亲近的妈妈从视线中消失了,宝宝会一下子不安起来,会用喊叫、哭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宝宝从七八个月起甚至更早,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的表现
最初提出依恋理论的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把婴儿的分离焦虑表现分为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

嚎啕大哭,又踢又闹;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刚刚离开妈妈的婴幼儿表现出不愿接受,伤心地大哭大闹。

2.失望阶段

仍然哭泣,断断续续,但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这时宝宝或许已经哭累,或已经接受失望的情绪,开始停下哭喊,逐渐安静。

3.超脱阶段

终于接受妈妈或亲密关系的人离开的事实,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分离焦虑的意义及影响
现在心贝网小编带大家探寻一下分离焦虑最初出现的特殊适应性意义。婴儿时期的宝宝,还没有建立安全感,分离焦虑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分离焦虑的表达在实质上是宝宝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 我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孩子则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分离焦虑的行为。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体验到的会是失望和抑郁。

正因如此,孩子的哭闹是表达情绪,缓解压力和重新获得内在力量的方式,背后的动机几乎都是源于其内心对爱的呼唤,对安全感的确认,和对独立的渴望。

当然过度的分离焦虑也是会给孩子带来影响的。若是焦虑中的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寻找亲人上,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把这些平时最能引起妈妈或其他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用来当成他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那么就会引起他对其它活动的忽视了。严重的焦虑甚至还会引起一些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所以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宝宝为了逃避去幼儿园,会以不起床、假装生病、耍赖哭闹等手段进行抵抗。这时候分离焦虑就不容忽视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26
分离焦虑是指当与依恋对象分离或预期分离时所出现的不恰当的、过度的恐惧、害怕或焦虑。
分离焦虑主要出现在儿童身上,多起病于6岁以前,成人也存在分离焦虑的情况。儿童在和有亲密依恋关系的抚养人突然分离时会出现哭闹,晚上会有夜惊、做噩梦,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遭到伤害,或一去不复返,烦躁不安、痛苦、发脾气、淡漠等过度的情绪反应。成人主要是幼年时期由于某种因素经受了情感上的创伤,长大之后当类似的情境重现,类似的感受、焦虑也会非常深刻地呈现出来,除了紧张担心外,还有注意力不集中,反复惦记那个人,想回到原来的亲密状态。分离焦虑除了精神上的焦虑外,还会有躯体上的不舒服,拉肚子、手抖等。长期的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成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经常做噩梦,或者出现一些回避行为。
分离焦虑的预后良好。约80%~95%的儿童青少年患者会自行缓解,成人患者通常接受治疗后症状缓解较好。分离焦虑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适当使用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舍曲林、氟伏沙明等)、抗焦虑药(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缓解症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