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火】即客家人乔迁之喜的俗称。平日里靠省食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盖好了新房,而今要迁入新居自然是喜气盈门。安居乐业,对祖先为避祸祛乱而频繁迁徙的客家人更是梦寐以求,因此,选好过火吉日那天要遍请亲朋好友,举行隆重的过火仪式。 过火那天的子时,新屋的每个房间的角上都要点燃蜡烛,门口要燃起
线香火,然后一群亲朋从老屋内的灶上每人手捧七根点燃的线香缓步往新居走去,称为送火。另一群亲朋则在半途接过线香,列队往新屋款款而行,称为接火。房主人肩挑着箩筐,筐内置饭甑、锅碗勺盆之类的日常用品,在众亲友的簇拥下走在最前头。接火队伍最后那位手执竹篱缠着大串鞭炮,燃放得火光冲天,声震四方。待送火的人群快要抵达新屋门前时,新屋门口也燃放起鞭炮遥相呼应,待两串鞭炮融会一起,送火客人把手中的线香火合为一把,插到新屋的灶上,灶堂内也烧起熊熊大火,这庄严隆重热烈的过火仪式才算结束。 老人们介绍,客家人过火习俗由来已久,其实就是将老屋的灶火传承到新居,以祝愿其家族香火代代相传,兴旺发达。这敬火崇奉的就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据汉代
王充《论衡·祭意》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由于炎帝发明了钻燧取火,把荤腥一类食物煮熟,人们吃了很少得病。炎帝死后,人们感念其好,遂成了大众崇拜敬奉的对象。只要为人民真正谋福利的人,后人将永远记住他。这也许是客家人称迁居为过火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