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1-29
一、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与老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
口到:就是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3、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
二、及时复习。
复习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回忆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补起来,这样就把当天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检查了当天听课的效果,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三、认真完成作业。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精,效率要高。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另外要讲究做题的效率,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是否还有别的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四,培养自学的能力。
如果不自学、不靠阅读理解,将会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另外,做题应把准确性与常规解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信心也就会增强,学好数学也就水到渠成
第2个回答 2020-05-01
时光转瞬即逝,转眼间,两年时间已经化为回忆。这两年中,同窗好友和各科老师,都为我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学习经验。下面我就把这些经验分类梳理,也当是自己的一份学习心得吧。
对于学习课本知识,不外乎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下复习三部分,搞好这三部分,基础绝对扎实。
★
课前预习
预习不是简简单单浏览一次课文,而是要细致地把每个知识点都读到。看完课文,结合相关资料,知道这节课要学些什么、重点在哪里,还要找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以便上课时多注意这块知识。我的数学老师曾这样教我们:预习时先不看答案,看完知识点直接做例题,实在做不出再看答案。这的确不失为一种好的预习方法,相比直接看例题更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上学习
有了之前的预习,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了。这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天的每一堂课的每一刻都精神高度集中,由于之前已经知道自己在那个知识点上不太清楚,上课时就会对这块格外关注。
此外,我们的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知道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地方不好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所以一定要尽力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讲,同时脑子跟着老师走,而不要只是不停地做笔记,适可而止。
★
课下复习
有很多优秀的同学都提到了这一点,各科老师也在提醒我们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我们会对所学知识有跟深刻的理解。课文和笔记、做过的习题,都是绝佳的复习材料。至于复习的方法,对于课文和笔记,可以采用经常翻阅,定时总结的方法,做过的习题,不妨再做一次,看是否真正掌握。
除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良好的心态和习惯也很重要。
★
心态和习惯
想要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与这门功课“培养感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自己的代课老师,多想想老师的长处,绝对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其次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为屡次失利甚至一次失利就心灰意冷,找到失利原因并对错误加以改正才是下次胜利的关键;再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打乱作息规律、赶夜车都不利于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影响学习效率;然后,定时列计划,根据经验进行科学地增删,尽力完成每项计划,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照顾好自己“学习的本钱”,才有不竭的学习激情去燃烧啊,呵呵。
以上就是我对一些学习经验的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所有的同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共同相约在梦想的那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7
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使你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课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上有困难应尽量自己先“试一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每门学科都要求自己具备观察力。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读和写都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还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所以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
7.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祝学习成功!
第4个回答 2019-05-31
笔记最重要了`我就是没做什么笔记,复习的时候没东西看,上课要认真听讲``初中时老师都把要学的内容在黑板上写的很详细(反正我初中历史老师就是,我们的笔记都按他写的抄下来),高中就不一定了,勤快的老师写的详细,懒点的就讲讲,所以要听好了。高中比初中累多了,很容易睡觉的,有的人高1就看书看到很晚了,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如果你有精力你就看吧,我不反对),重要的是要保证好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上课千万别睡了,想睡就站站吧,语文英语是要积累的,积累的越多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很容易复习了,英语每天都要练的,完型和阅读,语文要多看点好的文章,背背也好的,名著估计是没多长时间看了的,寒暑假估计有时间看```刚进去的时候要军训的,不上课``但晚上要上晚自习,那时你就要买点资料做了,我就是因为先头没买资料,把书上的练习写完了,到后来正式上课时,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都做了,上好后就没去看了,到后来就陌生了。物理比较难``但关键还是基础。你要把书上的概念看透了,拿到题目时要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运用概念。化学就不像初中那样背背方程式了,要理解反应的实质,以后看到反应物就能推出反应式了(配平的问题会教的,要好好学)。生物就是多看书,前后联系,也没什么好讲的。数学嘛先简单,越到后来越难了,所以要多做点题目,反复练习每一章,练熟了,掌握各种解题技巧(虽然不主张题海战术,但是解题技巧不通过题海战术是很难掌握的``也就这最好了),稳扎稳打以后就好了,高考也不会太难的,80%
都不是难题。我是学理的,政治、历史不怎么好,应该就是背吧,多背,地理偏理,但要记的东西也很多,现在多看看地球仪、地图对以后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这个暑假可别闲着了。哎。。我是玩掉了,后悔也没用,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也还是玩掉的,性格在那里,呵呵-加油哦!高一高二要打好基础哦,高3再冲一把,如果高1高2有什么学不好的,也表着急,高3还是能补回来许多的``高3前期紧张,后期(最后2、3个星期)要适当放松了,身体重要!说的好象有点远了,呵呵,我才经历过的。最后保重了啊,我考的太远了,1年也就只能回来个1、2次吧。高中的吃可别亏待了自己哦!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除了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