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4-15
仄起平收
平起平收
貌似第2种的第三句起是可平可仄的。具体参见下
------------------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打()的说明此字可平可仄
顺序:
甲句开头: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乙句开头:乙丁甲乙丙丁甲乙
丙句开头: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丁句开头: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律诗中2468句必须为平声,357必须为仄声,1句可平可仄,若为平,须与2468押同韵
中古音读入声的平声字:
数字:一,七,八,十(拾),百
颜色:白,黑
身体:腹,脊,脚,足,咽,额,颊
芍,菊,馥,竹,叔,桔,熟,节,鸭,鸽,啄,蝶,答,各,屋,宅,窟,塔,室,别,国,得,德,责,不,学,习,毒,锡,过,峡,给,接,哭,急,及,插......
YUE韵除了:嗟,靴,缺.其他全为仄声
偏旁相同的例如(颊,狭,侠)(答,合鸽)......都为入声
拗救:
有的不完全按格式,会出现"拗",那就必须"救":
丙句拗救:(平)平(平)仄仄
有时会出现:(平)平仄平仄
第四个字拗了,靠第三个字救,而第三个字正好是可平可仄的
乙句拗救:仄平平仄平
第一个字拗了,靠第三个字救,而第三个字也是可平可仄
所以救的字一定是可平可仄的
以上为本句自救,还有另一种甲乙对救:
甲句的第三或者第四个字拗,不能自救,只能靠乙句的第三个字变化平仄来救
也有可能出现犯孤平的情况,就是甲拗而乙不救,不过很少
七言的格式和五言一样,在五言前加两个: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的25字是一定不变的
七言的247字是一定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