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交流。
日企的管理方法不适用于中国,其基本前提条件在中国不存在。
追答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来源我国的国学文化,经过日本人的实践取之精华更加适合于的企业。我们比日本人还容易实现,只是像你这样想法的人,就认为不适应我国,也就很难看到效果了。
追问你的观点很片面,不对。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学习日本,到现在也没学到皮毛。根源在于日企的几大特点如员工对上司的绝对服从,不同行业之间的薪资待遇基本持平,没有中国企业那么大差距,人员流动率低,员工谦恭忍让等等前提条件在中国企业是基本不可能存在的,导致日企的严格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制度无法大规模推行。道理很简单,如果可行,为何学习了将近30年,依旧推展不开?基础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崇洋媚外。
追答那么,在中国的日企为什么就可以呢?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工资很低,可员工在10年以上的员工很多,跳槽的人也相对少,我知道的一家企业在大连,想要进这家企业都要给中方领导送礼才能进去,和中国企业招不来人是不是反差很大?“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学习日本,到现在也没学到皮毛”,请问哪一家企业踏踏实实地学过?如果真的学日本,就不会有现在的只重数量,不管质量的绩效考核,日本企业管理者不存在跳槽,离开一个企业就意味着失业,换一个地方就要从零开始,所有的管理层都是从员工提拔的,而我们的管理者越跳越高。
说实话,学日本很容易,就看你愿不愿意踏踏实实地把基础做好。
我在日企干过,不知道你说的十年以上的员工很多这个数据从何而来。我所在的公司还是日本的全球500强企业,属于日本独资,分公司总员工数在两个城市合计约450人,前年的员工离职率甚至高达24%,在每年的员工工作年限评选上,大部分是3年,5年以上的都很少,分公司下属的部门一把手和部门里的部长辞职的大有人在。至于为何学不了来,那是因为大环境很难让一个企业打基础专心放在做事上,其中的原因有过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
追答我用几位网友在6Q网站的帖子来回答更好一些。我在日本企业是专职培养日本在华公司员工的担当者。
某企业主管 来自 广东江门
发表于 2012-1-4 17:33:28 |
不过日资企业虽说工资较低,但确实在其他福利待遇上不错,尤其是儿童妇女及家属都享有很多的福利,比如公司给小孩买医疗保险、妇女的一些津贴福利等福利是真不错,我以前呆的那个公司在我去之前的那些办公室及操作工都有十几年的工龄了。
而且他们公司还一直遵循着“造物先造人”的原则,在每位新员工入职之前,都先要过一星期左右的培训,他在你工作之前已经把公司的企业文化灌入你的脑子里,致使你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生产的产品会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连那些检查员都在不停地讲。
车间的6S也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个地板都是坐在地上一点一点擦出来的,一有时间马上就搞6S,这点本人也是比较佩服的,总之日资企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去揣摩的。
某工程师 某发表于 2012-1-4 11:12:43
楼主文章分析得非常深刻,本人在日企工作多年,也曾在民企呆过数月,深刻的体会到了中日企业的差异。
我曾在东莞常平的一家LED民企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该公司做的是LED产业链下游的封装。正如楼主所讲,民企老板没有几个是以踏踏实实做好产品为己任的,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上市、上市”。
该家企业的老板拿出大量的资源和精力给公司包装形象,记得央视曾对其有一段采访,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不做上游的研发呢?研发不赚钱啊!我投入那么多进去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产出?所以,我就要做下游的封装!”
商人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是该公司为了包装形象一直对外宣称和诸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合作开办研发基地的说法是不是很可笑呢?追求产量而不注重质量,追求上市而不注重企业的内部管理,只看眼前,不管长远,这就是民企的通病吧。民企真的和日企差距太大了,这也充分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民企很少有像松下、索尼、佳能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
某经理 来自 辽宁营口 发表于 2012-1-4 22:45:24 |
在日本人的管理下,效益和经营很好;另外,中方员工也斗志很高,为企业卖力工作。
……
回答得有根有据,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不错。看来我以前对日企的认识有点片面,不过这里面的前提似乎是上面有日本人在管理着,或者说日本人掌管着核心的人财物决策监督权,尤其是质量控制这块。如果全是国人,很难。尤其是土生土长的企业,其好坏基本取决于老板一个人的态度,人情因素多。尤其是民企,本来获得银行贷款融资就难,再把精力放在长期不见效果的管理上,没几个老板愿意这样做。所以他们喜欢快,喜欢规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