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经验谈

如题所述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来学习数学,这样接受数学的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关注大局、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
二、作一个“快乐教师”,以快乐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数学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快乐逐渐减少,焦虑骤增,在教学方面,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但无论从教师自身来看,还是从对教育的要求来看,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感态度。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趋于稳定。马卡连柯说过:“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人的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很容易波及他人而形成恶性循环。 快乐教师实施快乐教学,能使学生情绪舒畅、心理稳定,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
三、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正视个别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学习;而不要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否则学生疲于应付,要使得一部分中、差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总复习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功夫;复习时既要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要使优生目标明确,觉得有事可做,从而真正使所有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知识都得到巩固,数学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对学生既要激励也要唤醒。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教师要提醒他们充分认识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这样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使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其次还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包括学习品质和学业),接纳自己,赏识自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高三的学习充满信心。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有对自己人格、权利、灵感的尊重。学生学不好数学,他自己也感到懊悔和无助,这时教师如果一味地责怪学生,那么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的欲望就会丧失掉;而应该及时地鼓励学生,让他们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学习的信心更足。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与学生个别交流,必要时教师可自我检讨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责怪,很容易造成师生对立,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
学生应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应该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当教师去掉外表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时,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得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就会逐渐形成。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感到了学习的压力,都是在自觉、自愿地学习,因此对学生由于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学习成绩提不高,或者对数学兴趣不大,教师应当冷静地分析原因,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可以找学生个别了解情况,甚至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他想说的话;教师也可以在班会上鼓励学生,并根据学生提供的情况谈今后教学的设想。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心贴得更紧了,同时也为改革复习课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五、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快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真正建构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因此,课堂上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我们应以创设成功的机会为核心组织教学,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法,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快速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以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