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6-03-15
清代钱币的特点:一皇帝只用一种年号钱,虽铸量大而形制较简单;除个别例外,所有年号钱均称通宝,钱文:皆为工整楷书,读法均对读,除个别例外,:铜质皆黄铜,发出浅黄色光泽,少锈蚀;多数币背有满文,为铸造局地名:存世皆多,很少伪币,识别简易。努尔哈赤(太祖)铸天命通宝、满文天命汗钱二种。皇太极(太宗)铸聪汉之钱,读法为左上下右,亦译是为聪通宝的,由于未用统一母钱,所以没有二枚完全雷同的。顺治通宝背以汉文记局名,也有背以满文记局名的,其风格类似崇侦钱。康熙通宝铸数巨大,质量精美,型类较少,反映当时国家太平统一,有背有满文宝泉或宝源,背汉文记局名两大类,汉文局各有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甫、河、临、广、浙、台、陕、桂、云、漳、巩等二十一局。康熙币背满文“宝泉局”小平有一种熙字左侧少一竖称“罗汉钱”,又传世有背左右有“大请。两字及背有龙纹,传说为康熙六十大寿所特铸,内有黄金,民间将其打铸成首饰或珍藏,其实罗汉钱仅是康熙钱的一种版别,熙少一竖古已有之,并不含金,后人伪铸。质量粗劣,不难识别。雍正通宝开始,背文一律以满文记局,共十三种满文巩字似倒置的刀头、辰间传说小孩佩此可以辟邪;乾隆是福、禄、寿。橹俱备的太平天子,又是古物鉴定和收藏家,铸钱极多。乾隆通宝背以满文记局名,共二十四种,但钱的质量较康、雍钱略轻小。乾隆新疆各局之钱采用当地所产红铜,铜色红赤,又称红钱,文字隐起,铸技不精,版别很多。嘉庆通宝钱质下降,铸钱仅保留19局,其背面有星月纹者较乾隆时为多,桂林所铸的宝桂局钱有满、汉文两种型式。道光通宝钱文书体拙劣,钱局有21,薄小型钱出现。咸丰时战乱起而铜源缺,各省改铸大钱,宝泉局所铸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丸种。又出现铁钱,其大钱称重宝,其宝陕局所铸之当五百、当千二种为红铜铸成,如为黄铜者皆伪。1984年在江苏江阴发现宝苏局,满文)铸之直径达22厘米的特大型咸丰重宝,为我国古代最大钱币。肃顺执政时铸之棋祥通宝为期极短,民间的棋祥通宝用改刻拼合法作伪者居多。光绪通宝形制、质量、书法均好,宝苏、宝泉、宝源三局铸光绪重宝,宝福局铸白铜瘦体字母钱,可与宋徽宗钱币比美。宣统时仅中央二局铸有少量宣统通宝。清代钱币如特殊者外,伪钱很少。
清末引进西方机器铸币工艺后铸造出的各种机制币,包括金币、银元、铜币、镍币、铝币等材质,它们是古钱的终结者。近现代金属铸币主要是指银元和铜元。
光绪十年 (1884 年) ,吉林机械局试铸过一两,以及一钱、二钱、五钱、七钱的银元在市面流行。光绪十三年 (1897 年 ) 张之洞在广东省设造币局试造“光绪元宝”七三银元。光绪十八年 (1890 年 ) ,张之洞获准正式开铸银元,有正版银元和四种银辅币,后各省相继仿效,纷纷开铸近代银元。宣统二年 (1910 年 ) ,清政府改革币制,统一铸造新式大清银币。
清朝末叶,铜价昂贵,各钱局停铸制钱。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 ,李鸿章首先在广东机制铜元一光绪元宝。新铸机制铜元整齐精致,在流通中受刊欢迎,政府出入得利益,于是下令沿海各省仿广东之例都开铸铜元。 1905 年,济政府收回各地方铸币权,在天津设立户部造币厂,铸造“大清铜币”。我国铜元的铸行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其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在中国钱币学上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尤其是清代晚期的龙纹铜币更为复杂,约有两千种版别,可堪称为全世界古今机铸币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