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一、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1、走下讲台,重塑师生关系
班级授课制从西方传入中国已一百多年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将引发教师角色的变化,改变教师知识传授者的俨然形象,充当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2、转换主体,促进个性发展
"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美术课程应该是最不强调"一致性"的课程。从美术教育本体的角度来看,他更关注人的精神、个性、感受,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等方面的东西。其教育的公平性使我们必须格外注意"面对全体"的观念-这个观念的最终体现是:(1)让所有的学生学的更好、但是有区别的美术;(2)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美术欣赏过程。这也是美术课程新标准的重点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的美术欣赏课程应该更多地OPEN起来: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转变立足点,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美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差异来源于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无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还是学识和经验上都存在差异尤其是在美术欣赏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社会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线索,使感受力弱的学生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发现作品的价值,由此找到对作品进行评判的独特感受。美术欣赏中必须尊重它,呵护它,应成为学生个性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庇护所。"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学习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3、转变标准,激励评价贯穿始终
在美术欣赏课中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崇尚教师权威的心理,容易出现"鹦鹉学舌"式的语言,难于真正实现语言的功能表现、表达自己。课堂上的教师稍加点拨是有益处的,如果把成人的见解,把美术家的见解托盘而出,教师的解答成了学生不容置疑的永久记,那将是很危险的。学生将失去"自我"、"独特的感受"、与众不同的"艺术的眼光"。没有理由认为教师的感受就是真正的、高级的、审美的、不可及的。学生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情不自禁的、瞬间产生的感受和语言,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自我的,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感觉,允许他们意见不一,允许他们表达自己并时刻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一个较高级或一两句简单的鼓励语"太好了"、"再大胆"、"再想想",诸如此类的语言必然会增加学生的信心。同时,课堂上的激励的办法很多,如分组式竞赛、探讨型的赏析、积分式评价等等。同时注意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领略古典艺术的优雅,现代艺术的荒诞非洲原始艺术的狰狞,中国古代艺术的雄浑,使他们获取更多的视觉信息。学生寻找到表现自己的圆心,是认识升华的过程,加深视觉感受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6页)在我们的美术欣赏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欣赏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1、转变立足点,培养探究式学习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也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让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以前我上美术欣赏课的过程一般是导人新课、讲授新课、学生活动、课堂小结几个环节。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提问,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在课堂中充当配角,教学效果是教师预设的。
后来我尝试改变教学方法。课前先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找一找生活中的建筑形式。上课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编排,由单独排座变成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改变讲台上的控制者形象,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怎样理解现代建筑?""你喜欢哪些建筑设计作品,为什么?""结合实际生活中所见它的特点。"教师采用分组公开记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有的向大家展示自己在网上查到的现代建筑的经费作品;有的具体举例说明了现代建筑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还有学生说了自己的设计构想等等。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错误的答案或偏激的争论,但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从实际生活所见娓娓道来,有的从个人的理解评论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中始终追随学生的思路,参与其中并给予提示,及时支持或肯定学生战胜自我,参与讨论。我的鼓励态度给了学生正面的导向,教学的结果是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对标志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完成作业积极并有自己的创意,他们甚至带着讨论的问题打算在课外去寻找答案。课堂发展处于自然生发的状态。
通过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对比我发现,教师的行为改变,可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现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影响到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会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非常关键。美术教师对调整自己教学行为自觉与否,直接关系到美术新课程能否真正有效实施。
2、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在个性倾向性的诸因素中,动机和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和最直接的成份,是直接推动美术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兴趣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心理倾向。它是美术学习中最大的情绪力量。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份。兴趣与动机具有同样的动力功能。实践证明,兴趣是促进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途径。兴趣可以触发人的好奇心并引起关注,从而去探索;兴趣培养了人的探求真理的欲望即求知欲;兴趣激发了人的情感,使其愉快积极地达到忘我境界;兴趣促进了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毅力和理想等各方面的素质发展。有的学生认为:"兴趣在种族进化,个体发展,人格塑造和人格关系中非常重要,它的意义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会过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