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73岁和84岁是老人的两道坎,有什么根据吗?

如题所述

俗语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在这两个年龄段去世的老年人比较多。但奇妙的是,确实有很多老人正是在这两个年纪去世的,为什么?

儒家文化的影响,据说孔子是73岁(前551-前479)的时候去世的,孟子84岁(前372-前289)亡故,这两位在我国历史上一位是圣人,一位是亚圣。孔子和孟子两人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最重要的是儒学的创始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并且源远流长,既然这样两位圣人都是在73和84之间被阎王爷拉走,普通人就更加难以迈过这个坎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大约为11年一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和84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事实上,95岁也是另一个低谷,但是由于活到95岁的老人实在太少,因此很少提及。

当他老了以后,除去生活上的照顾以外,更多的还是要关心老人的精神世界,尽量不要有愤怒、忧郁、伤心、兴奋等等激烈的情绪,平静的情绪是老人长寿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像一颗树一样,在经历了萌芽的温柔和枝繁叶茂的壮美之后,平静的凋谢,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经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2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是民间对人生寿命的传说,也就是说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个寿终关口,过了七十三岁还有望活到八十四岁。到了八十四岁又是个寿终关口,如活到八十四 岁不死,就算闯过了这道关口,还能继续活下去。

古人认为活到这两个年纪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于原因则是相当封建迷信了:因为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

实际上,这两个年岁并不一定是不吉利之年,不能截然看成人们寿终的关口。在我国的老人中,在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去世的并 不比其他年龄段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生活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提高,况且一个人的寿命长与短,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则是长寿的要诀。

扩展资料:

现代医学表明,人类生命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约11年为一周期,这11年的周期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岁、84岁恰好处于两周期的末尾,恰是那轮周期中最低谷的阶段。

另外人的器官的机能,从70岁以后各个器官开始不同程度的衰老,这个年龄以后的老人,身体容易出现状况,对于未来的心智、信念,也越来越不坚强。

所以按照古人说的73、84确实是老人的两道坎。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古话流传,所以人活到73岁或84岁这两个年纪的时候,内心总会有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尽管存在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们还是要帮助老人用良好的心态,来渡过这两个年纪,一生是自己一步一步活出来的,而不要因一句老话来左右生命长度。

然而“人过七十古来稀”,所以不管这个理论是否是真实的,也不管老古话是否迷信,我觉得老年人到了70岁以后就应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喜,保持愉快的心情,规律的生活习惯,细致充分的营养保障,其实活到高寿也并不是很难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0

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即题主所谓的73岁和84岁是人生的两道坎,其实没有任何的科学道理,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这是一个文化命题。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那之后,儒家就从先秦百家中个一家之言一跃而成中华民族的主要意识形态,儒家的各种经典逐渐地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也成为中国第一大圣人,第一完人。

孔丘,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学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人尊称为「孔子」,孔子的一生,是克己复礼的一生,是奔走呼号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也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值得敬仰的一生。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多么难得啊,我们现代人,十五岁时候,还是个孩子啊,还在B站刷弹幕,在贴吧玩杀马特,在空间搞男默女泪,而孔老夫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想明白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且立志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在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孔子经过十五年的学习,学术造诣已经顶呱呱,又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的年纪,在学问上就什么迷惑都没有了。我们现代人,四十岁的时候在干嘛啊?在家长群里秀自己的简历呢。

虽说孔子的一生始终郁郁不得志,自己的政治抱负终究没有得到实现,但孔子后两千年,无数的仁人志士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前仆后继,为「为万世开太平」的最高理想而奋斗。一想到孔子,我就能想到一个只在神话中出现的人物,这个人叫盘古,盘古死后,身躯化为天地万物,所以盘古虽死犹生,而孔子死后,孔子的思想就注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所以孔子跟盘古一样,虽死犹生啊。

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孔子这样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在生命的钟表走到七十三年的时候,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啊。

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出了第二位大师,他的名字叫孟轲,人们尊称他为「孟子」,孔子主要讲「仁」,孟子主要讲「义」,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人所向往的人生高度。

孟夫子走的那年,八十四岁。

韩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有了孔子,就有了儒家,有了儒家,这天地之间就有了道,有了光。孔子是儒家的第一位圣人,孟子是第二位圣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我们认为孔子在七十三岁那年没有闯过生命的坎,孟子在八十四岁的时候没有闯过生命的坎,所以我们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因为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这就是指的是73岁和84岁是老人寿命的两道坎,主要是根据孔子和孟子去世的年龄来说明的。在如今很多的老人都活到73和84岁,并且还比这寿命更长的都有,那么也有一些人活不到这个岁数。一直以来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的是73岁和84岁,两个年龄层的人到了这个岁数,都有可能要去见阎王。

在古代,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拥有的弟子数量是十分多的。在他的一生中也为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从而也被世人尊称为“圣人”,那么在他去世的那个时候所到的年龄就是73岁,而人们也把超过73岁的老人尊称为“圣人”。主要是因为孔子到了73岁就去世了,而民间也根据孔子这个圣人的年龄来说,老人们在73岁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一道坎,因此是根据孔子去世的年龄来进行说明的。

而在古代同样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的还有孟子,然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听到“孔孟之道”,那么孟子的去世年龄就是在84岁。他同为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圣人”,因为他们在有生阶段都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84岁就是孟子去世的时候,这个年龄就称为老人们84岁必须要经过的这道坎。如果是经过这道坎的话,就会使得自己的寿命越来越长。正是由于73岁和84岁分别是孔子和孟子去世的年龄,那么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可能经历“阎王不叫自己到”的情况,当然这也只是民间流传的说法。

那么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来说,很少人有迷信。对于迷信的人就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但是对于不迷信的人来说,基本是依靠自己的心态以及日常行为习惯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第4个回答  2018-06-10
说的73,实际是72周岁,把73,84放一起说是为了顺口。72,84都是12的倍数,也就是说,是本命年,是自己属相的那一年,这一年自己属相的那个五行力量加重,造成了阴阳五行的失衡,容易造成大的灾难,比如死亡。另外,人也容易在六的倍数年份出现灾难和不顺,如,6,12,18,24,36,48,54等,原因就是要么是本命年,要么属相被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