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在闽南,也有在清明祭祖的习惯,但一般不局限于“正日”,在时间上比较宽泛,约定俗成的扫墓时间为清明正日的前十日与后十日。这段时间,外出人员一般情况下都会争取回家过节,以祭祀祖先列祖列宗和到亲人的坟茔上去祭扫、培土、植树、献纸。闽南有句俗语“清明不回家无墓(祖)”,意喻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
闽南的清明,人们一般有吃“嫩饼”的习惯。嫩饼,即把上墓祭祀的荤素菜式,如炒红萝卜、豆干、猪肉、海蛎煎或其他食品切成细丝,配上香菇、生笋、味精,撒上海苔末等包在嫩饼皮里卷成长圆卷,蘸上甜酱或辣酱趁热吃。
中秋
斗状元饼
中秋饼亦称状元饼,饼从大到小逐级分作“状元”、“榜元”、“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等,总数六十三个者,称“全盒”。玩时,以六枚骰子每人轮流掷彩,以“四红”和最高点数类推而得彩,按等取饼。
猜灯谜
亦称“灯猜”,有许多格调,如“观梅”、“秋千”、“虾须”、“卷帘”等。事前,请人组织谜语及征集奖品,届时把谜面分别粘贴在一盏盏灯笼上。射中谜底时,执事者即擂鼓报彩、给奖。
结“锦棚”
亦称结“灯棚”,即中秋节由南音(或其他曲艺)自愿结合,或个人或社团所举行的大会唱和大合奏。一般选择在宫口、庙前或打谷场等空旷地带,搭一台子,顶有遮阳,左、右、后三面,以布做帏幔,中竖雕花木屏风等,张灯结彩,甚为热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闽南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源自中原移民,入闽后以村落聚居,奠定家族根基,又通过群体性的跨海播迁,形成以家族发祥地为文化符号的血缘和亲情纽带。祭祖是闽南人表达对祖先和祖籍地双重敬意的重要活动。
闽南民间祭祖有自中原传承的宗教规仪,也有基于本地文化生态形成的习俗。按范围分,有族祭和家祭;按地点分,有墓祭和庙祭;按时间分,有年节祭和择日祭;按仪式分,又有追思祖德和超度先人两种。除择日祭外,墓祭通常在清明前后各十天到祖坟祭祀。庙祭地点在宗族祠堂或家族祖厝,有春(清明)冬(冬至)两祭,或在始祖诞辰日、宗祠修建完成进主日,以及特别选定的日子祭祖。20世纪中叶前家祭地点一般在祖厝,以后多在家中,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中秋、冬至、除夕 )“敬公”和家祖忌辰等。
祭祖仪式以追思祖德的族祭最隆重,要挂红灯、贴红联、搓红丸、穿红衣,设主祭、陪祭、司仪,鼓乐、鞭炮、上香、献花、上供,敬酒、读祭文,跪拜,有的也请僧道做法事。如墓祭或进主,有的还出动仪仗、披红绶带、立碑纪念。祭祀结束,各户带 “烘炉火饭”回家。
平常的家祭是亲人聚会的日子,仪式简约。有一种超度先人的家祭,规仪完整的叫做功德,可丧期做,也可择日做,请僧尼或道士作法,超度一人为一“荐”,以先亡的长辈为“主荐”,因此超度含祭祖,至少二荐,多者数十荐。有死葬侨居地者,要“引水魂”接亡灵回归故土。最简单的超度为出殡前做“出山敬”,一般为一暝至两昼夜,也可七日为一旬,做大功德最多七旬四十九日。超度要糊纸厝、备冥镪,设神坛、唪经拜忏,自起鼓(奏鼓吹)、捧饭(敬亡灵)开始,拜忏、牵转(纸糊转动轮),普施(普度),跑特赦,劝愿(解愿),至烧库银、纸厝化火结束。唱道情、掷铙钹等民间艺术表演,或穿插其中。
闽南是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闽台同俗,闽南祭祖是两岸同胞寻根溯源重要载体。泉州传统与现代兼容、城市与乡村一体的社会生态,使得富含地方宗教文化特色的闽南祭祖活动,至今依然相续不断。有的大型祭祖活动跨地域至海峡两岸及海外族裔,对于增进血缘感情、亲属联系,乃至民族归属、国家认同有正面意义。相关规仪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间普遍认同,包括做功德之类的大型祭祖规仪主要靠僧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