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增长的动力
1.土地要素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
土地,具有多种功能,比如,生产功能、承载功能、景观功能,商品功能等。其中,承载功能是指土地为人类提供居住、休息、娱乐、生产的场所。商品功能是指当稀缺的土地资源产生供需矛盾时,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可以像商品一样进行流通,进而为所有者带来收益。人口增加导致对土地投入的需求增加,是对承载功能的追求。通过转变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是对商品功能的追求。从现阶段来看,商品功能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需求影响更为明显,从而使得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增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也相应发生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指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其利用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主要依据经济增长的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的贡献大小来确定。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从农业向工业、再向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在农业社会,城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也不需要大量非农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所以土地用途改变,比如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即农地的非农化),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在工业化阶段,传统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土地要素的商品功能的需求开始急剧增加。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技术进步来拉动,或者达到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阶段时,对土地要素商品功能的需求将会相对降低。以上是土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基本规律。
所以,经济增长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土地要素投入有不同的需求。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导致非农部门土地要素投入增加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印证。加拿大在1966~1986年就有30万hm2的农地被开发为城市用地(Van Kooten,1993)。日本在1950~1979年,因工业化而造成的优质农地损失为133万hm2。中国的台湾地区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每年约有5000hm2的水田被转用。中国大陆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据统计,1978~2006年,农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年均近30万hm2,而且农地减少的趋势还在加快,短期内可能无法逆转(陈江龙,2003)。
因此可以发现,对于转型期和处于工业化深入阶段的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土地要素的投入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必然带来土地要素供给的稀缺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也造成经济增长与土地要素保护、尤其是农地(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只能从减少需求(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加供给总量或者提高供给效率入手。农村土地整治,正是提高土地要素供给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2.农村土地整治与土地要素投入
传统的土地整治(整理)主要是指按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采取经济、行政、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活动,以达到保护农地资源、促进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农地,即增加国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土地要素投入提供了潜在的供给。
土地整治新增加的增减挂钩的内容,进一步地增大了土地要素投入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配置的灵活性,为在保障农地数量和质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投入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所以,农村土地整治是在土地资源稀缺、土地要素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缓解稀缺压力、增加投入上限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这样,农村土地整治也与国民经济的增长联系在一起了。
3.农村土地整治与国民经济增长
当农村土地整治不再仅仅是一种土地资源自然属性的修复、提高的行为,而是提高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价值行为时,农村土地整治在经济上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首先,农村土地整治具有了经济收益。通过对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维修和建设,土地整治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地生产效率,这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农居点的整理,土地整治可以完善生活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农田平整、荒地开发、废弃地复垦,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其次,农村土地整治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农村土地整治为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了土地要素投入的可供应潜力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这是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最重要的经济内涵。
第三,农村土地整治具备了完整的经济驱动机制。当农村土地整治具有经济收益后,就必然存在完整的经济驱动机制来调控农村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实施、监督和后续使用等过程。这种经济机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现资源价值最活跃的因素,是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生态和社会等非市场价值的前提。
第四,农村土地整治与国民经济系统融为一体。当农村土地整治支撑了经济的持续增长,那么它必然也与国民经济系统紧密联系。尤其在中国,当土地要素供应受到政府的干预时,土地整治可以类似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样,成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一个手段。
(二)经济调控的手段
1.“土地调控”与国民经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在发达的、健全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率、充分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由于中国土地资源禀赋的特殊国情,按照土地的供应能力来调控经济,是依据中国土地国情做出的必然选择。加上中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统一供应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这就使政府对土地供应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可以通过主动调节土地供应总量、安排不同土地用途来有效引导投资和消费的方向和强度,实现经济运行调控目标。从2003年开始,中央已将土地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以实现从源头上监管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结构,遏制局部投资“过热”的势头。
通过对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工具、传导机制、配套政策的设计,通过土地调控政策与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配套协调,通过土地供应的总量、布局、结构、时序,对经济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社会事业建设进行调节,已经被实践证明,土地政策在目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调控手段。
土地调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绩效主要体现在,既满足对投资需求的引导,又与货币政策一起对投资需求进行调控;既满足产业用地需求,又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发挥区位优势,又促进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同时,积极配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把土地闸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2.土地整治与“土地调控”
在土地调控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引导投资和产业用地的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投资和产业用地的需求是通过土地要素投入的供应实现的。当土地整治成为现阶段土地要素投入过程中缓解土地稀缺压力、增加土地要素投入上限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土地整治也就与“土地调控”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尤其是在增减挂钩政策出台、试点和实施以来,土地整治正式写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土资源部200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已对“万村土地整治”工程做出了具体部署。在这个新的形势下,农村土地整治对土地调控的作用非常明显,也受到了现阶段政府决策的重视。
(三)经济绩效的体现
1.增加农地面积,促进农业生产
土地整治是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的总称,无论是整理、开发还是复垦,都可以增加土地面积。土地整理通过对现有低效、无序利用农地进行整理,调整农地利用形状,减少田坎面积,扩大有效农地面积;土地开发通过对未利用的荒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新增农地面积;土地复垦通过对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废弃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土地利用状态,将其复垦为农业用地,增加农地面积;这些都说明土地整治能够增加有效农地面积。
2.提高农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
农地质量是构成农地的各种因素和环境条件状况的综合,表现为农地生产能力的高低、农地环境状况的优劣以及农地产品质量的高低。按照内涵的深化程度,可以将农地质量分为自然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部分。其中,自然质量主要是指由农地的光热、土壤、水分、坡度等自然条件决定的农地生产能力。土地整治通过地面平整、剥土培肥、灌溉工程,可以改变农地的坡度、增加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从而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产出。
3.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农田分配主要是以村集体为单位,按照“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以人口数量为依据。村民都有权获得一块口粮田,每个劳动力都可以获得一块责任田。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增加,有限的耕地资源越分越细,有些地方按照优劣地搭配均分,地块就更碎小。加之,家庭责任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导致农地的适时集中和规模经营非常困难。土地整治借助工程手段,改变原有农地格局,合并零星地块,减少田埂面积,调整土地权属,适度扩大田块面积,有利于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改善农地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土地整治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能够扩大田块耕种面积、提高耕地的灌溉和排洪效率、改善机械运作和农作物运输效率、减少农地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强农田的防沙抗风能力,最终使得农地综合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5.美化农田景观,改善生活水平
农田景观是指田块形态以及地面农作物和绿色植物构成的一种整齐而有规律的美的景象。土地整治,打破原有农田的零碎无序状态,将细小和不规则地块合并成整齐而有规则的大地块,从视觉上增加了农田斑块的美感;通过农田周围以及灌排渠道沿岸绿化整理,形成一定的景观廊道;通过农作物类型搭配以及品种改良,形成一定的景观基质。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景观格局规划设计,有助于美化农田景观。
6.促进耕地占补平衡,解决城市建设和农地保护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实现的,而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各种用地指标的分配是中央政府决定土地资源配置的根本途径。现有的指标逐级分解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农地资源锐减和保证了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农地保有量的空间的配置。但随着城市化进展,这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土地资源禀赋的限制,即,耕地开发复垦的潜力不够补充被占用的耕地。而土地整治首先提供了提高潜力的途径,其次,增减挂钩政策在不违背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进一步缓解了城市用地需求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