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8-02-20
读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有感
第一次去非税局图书室借书,一眼就看中了《自由在高处》,书名很是吸引我的眼球,再看作者——熊培云,他长我三岁,是我极为欣赏的新闻记者、评论家、作家,曾经是《南风窗》杂志主笔。正好在读熊培云的新作《西风东土》,讲述他的日本游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我想通过他来了解当下的日本真实状况。 两部书读完,也好做个比较阅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通过思索梳理把一些大道理平实化常识化,从新闻视角来谈自己的思考,再上升到理论高度,灵活的笔触层层推理引导读者悟出一个道理,这就是典型的熊氏风格,我尤为喜欢。
读完《自由在高处》,感到温暖和力量。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氏一贯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这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很必要的,但除了知识的累积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我自幼热爱艺术,而艺术又是极为需要自由的,只有心灵自由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如果作品不能打动自己,又怎么能够感动别人?这是一个通常的道理。有的艺术界朋友说在体制内不自由,干脆跳出去当职业艺术家,以为这样就自由了,就能够产生伟大的艺术作品了。读完《自由在高处》后,觉得那些人对自由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多么好笑。从古至今,没有绝对的自由,就像也没有绝对的平等一样。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位高权重未必自由,富可敌国也未必自由,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可以为所欲为。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这个框架就是规矩和法度,人的自由就是不断适应这些框架的过程。就像开车,必须先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才能做到自由驾驶。
人是可以自主地生活,现在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归根结底是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框架,比如“八项规定”,或者是不能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没时间去心仪的地方旅游,没精力实现隐匿恬美田园,很多时候是自我施加的,我们没勇气克服惰性,害怕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罢了。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我们的自由态度,即便生不逢时,我们仍可以坚定信仰,活出自己的精彩。自由在高处,想要做个心灵自由的人,必须跳脱出时代舆论的枷锁、跳脱出狭隘思维方式、跳脱出琐碎事务思考人生,在“高处”张望,以内心尺度衡量人生。
熊培云说:一个人,既要守住自己心灵的边界,同时又要有开放的思想。而我要说,一个人,既要有悲悯情怀,有所作为;同时又要听从内心,默许自己一份自由。这是我的人生,我必须让她自由。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