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职业学校。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现在的技校学生大都不爱学习,且纪律性较差。原因在哪里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如今,职业学校正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要还原教育的本质。把学生当做人才来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中职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1.学习动机、习惯方面
职生大多数知识基础较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再加上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得部分中职生妄自菲薄,自甘落后,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上课睡觉、玩手机,平时上网,考试作弊,个别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吸烟、打架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内容、过程方面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有的与实践脱节,教学过程呆板机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平铺直叙。完全以教师为主,没有给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的机会,这种呆板机械的教学过程必然会让学生厌倦。
二、提高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分析
21世纪是信息极为发达、知识经济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教育应当如何改,学生应当怎样学?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和提出对策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了21世纪新的学习观,即“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强调“内在的学习”,强调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要。
1.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明确目的
没有动力,就缺乏学习热情,以人为本讲究从内部寻找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学习行为就完全是一种被动应付。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创造机会,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及相关专业、实际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多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欲望。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做好人生规划,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完善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教材本身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而课程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前沿科技,让学生所学能为所用。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学生所学是社会需要的呢?这就要求老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首先,课程设置要科学化、系统化,既要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结合他们的文化基础。中职生大多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理论性太强的课尽量少开。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融合进来,使教学内容紧跟科学前沿,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以学习为乐,才能享受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
3.教学过程改革,多种方法并用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制度,使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说教。既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不能对学生的研究和思维训练进行指导,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美国教育学家卡赞扎克说:“一个理想的教师应乐于把自己当做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座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鼓励学生筑造他们自己的桥梁。”这虽是个比喻,却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即应该从更高层次上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教与学的结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因才是有效的。
4.师生关系和谐,树立学习信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还包括他们方方面面的情况,要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人都会轻而易举,对于那些差生呢?我们更应该赏识他们,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藏着巨大的潜力,就好像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挖掘,要抓住这个闪光点,不断赞赏,反复激励,让他们觉得有一种被发现、被重视的感觉,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