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武汉有三个机场:王家墩机场为军用机场,在汉口市区;供民航飞机起降的武昌徐家棚机场解放后报废;仅留下武昌南湖机场供民航使用。南湖机场是日军占领武汉时修建的,在武泰闸以东,紧靠武昌市区。地势低洼,跑道长度1400米,不能起降大型客机。1959年,在周总理主持下,国家决定新建乌鲁木齐、合肥、武汉三个机场。当年机场建设的资金由国家安排。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客运枢纽,需要建设一处大型机场。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民航部门对武汉机场的建设历来都很关心。但机场迟迟不能上马,滞后于全国各大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机场场址,由于主管部门之间意见分歧,迟迟无法确定。80年代,为了适应民航客运的增长,曾两度延伸南湖机场跑道,先后由1400米延伸到1600米,最后延伸到1800米,可以起降波音737-300。
50年代,武汉规划的机场位置在汉口东西湖的茅庙集、武昌的油坊岭,但均未被国家民航部门采纳。70年代初,省委主要领导为了促使机场早日建成,接受了省民航的建议,主张扩建南湖机场。但由于南湖机场在市区内,对城区的干扰大、且拆迁量较大,不具备建设大型机场的条件,方案未能成立。197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主持下,征得空军的同意,将新机场确定在鄂城县华容地区,并在当年成立了机场建设指挥部,准备动工。这个方案是在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确定下来的。鄂东沿江未来是国家以钢铁工业为主体的经济走廊,机场建在华容,可以带动鄂东——黄石、鄂州、黄冈等城镇群体的发展,对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经济区的发展有利。后来由于国家民航部门的极力反对,未能实现。
同年,民航总局派人来武汉查勘机场场址,提出汉口丰荷山方案。武汉市委领导约请武汉空司领导至现场查勘,武汉空司领导认定该方案机场跑道与王家墩机场跑道平行,相距12公里,空域有干扰,至少应相距15公里。遂在现场议定跑道向西推移5公里至天河镇,即最终于1985年7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天河机场场址,包括黄花涝、天河镇以东至京广铁路横店镇一带,该地区一向地瘠民贫。丰荷山俗称分货山,据传过去是土匪抢劫后分赃的地方。当地严重缺水,不适宜二产业的发展。虽地近武汉但经济落后,解放后无大型工程建设。这一带地势高,比较开阔,在此处建机场,与沿江地区比较,搬迁人口少、占用耕地少,能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上述情况是天河机场场址的有利条件。武汉机场选址,从1959年起至1984年止,先后历经25年。民航机场设计研究所的徐昌先工程师1950年从复旦大学土木系毕业后不久,即参与武汉机场的选址工作,截至最后,天河机场的查勘选址都是由他参与完成的。到参加机场设计时,他已到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七五”(1985—1990年)期间,列入国家计划的机场建设项目,只有武汉一家。重庆江北机场赶到武汉的前面,提早一年动工建设,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经济上的投入起到了主要作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