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7-02-11
进步是需要努力的,而努力是要有正确的方向的一、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了一种自主探究的品质以及影响一生的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寒暑假前,他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预习.开学的第一天便进行“期末考试”,也就是进行全册书的预习检测,这样便于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自己本学期要学的知识体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提出学习社会学科的预习要求: 1.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3.掌握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圈点批注、摘抄、做卡片、编写阅读提纲或阅读提要.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把历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 历史和社会社会学科普遍不被学校、家长、学生重视,在此背景下要提高学科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认真听课,方能心领神会,教学互动,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为,社会课上课听的懂或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而且增加了下课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1.帮助学生克服分心.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其结果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听课学会思路追着老师的话转,象一架“电子跟踪器”,一刻也不离开老师的讲话或板书,尽量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积极思考,敢于提问.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新课程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由教师唱独角戏,更要重视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动性、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3.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使学生明确做课堂笔记并非指把老师所讲的、所写的一字不漏地记下,而是要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当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随手记下来,以便课后再去问老师. 三. 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在复习是要注意: 1. 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养成当天课程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当一时不能全部想起来也没有关系,这正是发现了自己的薄落环节.整个复习过程都要提倡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回忆后再去看书,记住了的知识会被再次强化,想不起来的知识,会成为看书的重点. 2.重视阶段复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复习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的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社会开卷考试强调学生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复习中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在联系中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认识、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注重比较复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学了“五四运动”后,就要求学生复习“辛亥革命”,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掌握两个运动的异同,并且对性质、革命范畴、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等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深层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区别开来,对事件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运用得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做作业时,老师除了关注完成与否,更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最好在课堂上表扬,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从而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一方面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另外也牵引写得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 通过做作业积累复习资料的习惯.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记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里作为复习、考试时的参考资料. 五、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当代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不掌握最新信息,就等于落后于时代.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社会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社会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事、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归纳.所以学生的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的程度. 1.培养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习惯.在每上新课之前,老师要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收集相应信息的范围,还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没有书籍提供的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要学生着手从哪几方面去收集,从哪儿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这实际就是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一种指导. 2.提高学生多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无论是听老师讲还是同学间的交谈,只要用心去留意,都是收集信息的一种途径.认为有价值的,就要有计划地及时记录和整理. 3.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量地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如:开展毛泽东故事集、台湾的故事、时事比拼、信息评优等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活动中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重视良好的考试习惯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初中社会首当其冲实行了开卷考试.开卷与闭卷,并非只是考试形式的改变,应该说这是不同教育观念和考试评价观念的体现.我们知道,社会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运用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考试的方法、策略等,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1.书写规范是基础.常言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在考试时的字稀疏邋遢让人辨认不清给批卷的老师的感觉是此人思维混乱不清,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要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要用心去写,尽量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2.认真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认真阅读、真正理解题意,对于题目中的每个字,每句话,每钟符号都要看清楚、看准确.切忌“看了一半就开工”,这样会造成“南辕北辙”,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3.仔细复查是保证.当所有题目都做好了后,先检查在做题过程中有疑问的题目,时间充足的话检查整张试题.在检查选择题是否正确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学生不要轻易更改答案,非选择题着重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回答是否完整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在社会教学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