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0-12-21
曾国藩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的修炼,同时以人格的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
曾国藩的修身有五字:诚、敬、静、谨、恒。
诚,即诚实,诚恳。为人表里如一,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
敬,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人不能无法无天,要有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端庄严肃有威仪。
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这五个字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对待。
“人要有所畏惧”这句话说的很好,现在的人确实有点无法无天了,今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说歌迷因看超女发生争执竟在对方身上砍了20多刀,真是畜生啊!
还有现在的大学生为了考试过关,想尽了方法作弊,替考、手机传送,传小条子,四六级考试每年漏题等等,方法可谓层出不穷啊。甚至,今年高考的监考老师都要接受反作弊培训。
“静”、“谨”也需要我等时刻修习,方能最终成为一个有风度,举止优雅,成熟并可以信赖的男子汉!
最后,就是有健康的体魄,这很重要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没了身体什么就没有了。同志们,有时间就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吧!
总之,请记住青年诗人汪国真的一句话吧,“人不一定是伟大的,但一定要成为一个崇高的人”!
一个人,之所以要修身,是为了要健全自己;自己健全了,对于家庭、社会、朋友、事业,都有帮助。修身,才能知道如何与人往来。我们要如何修身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居家要俭:一个人如果贪慕荣华,只图享乐,必然助长恶行,有时更因此而招致家败身丧。如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并不是悭吝、一毛不拔,而是实不虚华,食不求精,衣不求美,饱暖则足。司马光说:「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养成了奢华无度的习惯,再富有的家庭终必沦为贫乏;反之,如果能谨身节用,一粥一饭不奢靡浪费,自必因此而有所积蓄,甚至转贫为富,所以居家要俭。
第二、创业要勤: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社会,「适者生存」是必然的定律。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不是靠家人的声望,也不是取决于出身的高低,而是端看自己的勤劳与努力。语云:「勤有功,戏无益」,勤才能改变你的人生,即所谓「勤能补拙」。一个出身贫穷的人,只要能勤劳,必能转穷为富,如香港塑料花大王李嘉诚、日本汽车王国丰田佐吉,不都是以勤劳的汗水,创造出成功之路的吗?所以勤劳是创业之道。
第三、待人要谦:人际间的相处,有一个重要的秘诀,那就是谦虚。一个人的学识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谦虚,难受主管的青睐;一个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负不知含蓄,难受他人的赞美;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忍让,难得他人的友谊。曾国藩说:「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所以谦虚和睦,才能获得人缘;谦恭有礼,才能受人尊敬,所以「谦」是待人之道。
第四、处事要和:「和气迎人,则乖灭」。瞋怒,不但有害人体的健康,还常使小过变成大过、有理变成无理,甚至做出不当的抉择,因此在待人处事上,要能心平气和。心平气和能让头脑冷静,心平气和才不失方寸,心平气和才能制刚躁之气。古人云:「心平气和,而后足以平不平以致乎平,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所以,「和」是处事之道。
人与人相处,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故凡事不要总是指责别人的不对、不是、不好或不应该。须知在世间法上,往往是对外容易对内难、修身容易修心难、做事容易做人难、读书容易明理难。
关于「如何修身」,有四点意见:
第一、居家要俭,
第二、创业要勤,
第三、待人要谦,
第四、处事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