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华美食之年糕

年糕的来历,主要是详细的故事!

  东埠头年糕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在春秋末年,吴国名将伍子胥把守苏州,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难,百姓断粮,你们可到城墙下挖地三尺,便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苏州城被越国兵马包围,城中断粮,饿死不少人。这时候,有的士兵想起了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果然挖到了可以吃的“城砖”,才不致饿死。苏州城内的饥民也去挖城墙,大家也都挖到了可以吃的“城砖”,饥民中有一个姓年的商人,他是慈溪东埠头人,也挖到两块城砖,他吃了一块,还有一块便当作宝贝似的藏起来,晚上垫着当枕头。不久苏州被越兵攻下了,这个商人便带着城墙回到东埠头。原来,当年,伍子胥看到吴王夫差荒淫无度,腐败透顶,料想必定亡国,于是在修筑城墙时作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他贮藏在城墙下的城砖都是蒸熟的糯米粉压成的,这种糯米砖十分坚硬,长年不变质。严某为了纪念伍子胥救命之恩,也学着磨粉,蒸粉舂制年糕,由于糯米不多,便用晚米代替,没想到用晚米制的年糕比糯米粉质更好,于是用晚米做糕上市,颇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年某有三个儿子,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不久分居慈城,鸣鹤,仅留小儿子在身边,但是他们都不忘祖训,每年年底都磨粉蒸粉舂年糕。这样慢慢推广开来,东埠头、慈城、鸣鹤就出产年糕了。后来,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做年糕的晚米也先浸几天,燥磨改成水磨,手工改为机制,于是年糕的质量越来越好了,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年糕寓有“年年高”之意,所以人们在岁末年初,食用或祭祀,都得用上年糕,以沾来年胜过今年的彩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