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
小说文本,变成影像文本,首先第一优先问题,就是「时间」问题。
因为商业影视作品,通常有时间长度限制,我们称之为「真实时间」,日剧是 9 到 13 小时,国产剧是 30 到 45 小时,电影则通是是 90 / 120 分钟。
那样的时限,叫「真实时间」。
而你的故事长度,叫「戏剧时间」,文本转换要顺畅,第一问题是,「戏剧时间」要能装进「真实时间」的限制当中。装不进去,你就得像杰克逊一样,拍「 X 部曲」。
二、结构
若故事,可以在「时间限制」内能说完,那么第二个问题,是「结构」。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总的来说,还是得服膺「传统戏剧(舞台剧)」所谓「幕」的结构。那个「幕」,用中文传统来理解,就是「起承转合」,每一个幕,就是一个大结构。
起,一段。
承,一段。
转,一段。
合,一段。
上面说的四段论,只是举例,现代电影市场上的合格作品,四段早已不足。我说的是,至少你得有几个这样的结构,有些故事是很难变成影视产品的。(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绝对论),比如「追忆逝水年华」,比如「麦田捕手」,它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像这样的小说,它们再是文学名著,搬上银幕银屏,也总是很难成功的。
(能成功的,就可以成为经典了。)
要理解「幕」的结构,最好的例子,是莎士比亚。
莎翁剧作的「故事结构」中,「幕」的概念常强悍,起承转合利害无比,剧情叙事又总有剧烈转折,所以,非常适合拿来一改再改,搬上银幕银屏。
更好的例子,同样是戏剧,谁能把「等待果陀」拍好来?
三、角色
尤其是电影,你必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观众认可你的角色,从而产生代入感,之後才能浸淫在你的故事情节中。在影像化的作品中,角色的鲜明与否,是整个「生意」中,非常重要的前提。
我常举一个例子,比如「雷锋」,他要被拿来拍成「受观众欢迎」的影视作品,机率非常低,因为观众很难买单。因为这个角色太过正面,面目浅薄,而且诸多行为,根本不能合理解释,所以,雷锋再大牌,这个人物却总难被影视化。(除非有一天,时代变了,你可以把雷锋的故事,整个拍成阴谋论……。我保证一定叫好又叫座。)
同样的相似例子,是「刘志丹」。
刘志丹是个多重要的人物?市面上,又被多少小说文本拿来演释?可是此君的故事中,有很多部份不能碰。可以碰的部份,材料又不足,你瞎胡批写的可能性又等於零,所以刘志丹再是伟大,中国影史上以他为主角的电影,也是零,一部也没有。
跟刘志丹有关系的电影,全都得侧面描写,只能把刘志丹当作配角,拿其它不相干的主角,来作他这个人的衬托呈现。(不信?可自查,看我说的是不是事实?)
角色的丰富与否?角色能不能被观众接受?角色描写的伸缩空间和尺度,其实是偌大的问题。
角色不能立足,则小说写的再厚一本,影视化的可能性,还是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