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亲近的人,人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
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面对家人,人们的耐心就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
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实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这是不现实的,人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
扩展资料:
相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面对亲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更大。这是因为我们心里更在乎他们,我们不希望他们不开心。所以当我们意识到亲人期望的时候,我们如果做不到就产生了让他不开心的风险。
如果他不开心,我们也不会开心,这就好像在事情一开始发生时,就预订了结果。我们要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我们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由此产生的压力也更大。
而且这些压力往往是一件一件事情渐渐增长慢慢积累的。单拿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看,可能都不是那么要死要活的。但是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上去的时候,我们可能一下就爆发出来,这是压力的瞬间过度现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01, 关系的特性所决定
和父母、兄弟姐妹从小在一个屋檐下长大,我们潜意识知道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各自的性格都相互熟悉,我们可以不用在他们面前伪装什么,不用带任何面具,我高兴时就笑、委屈时就哭、不想说话时可以谁都不理。
但在朋友、陌生人面前,我们做不到不伪装、做不到真实的自己。在外面,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小情绪,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跟他们相处,不敢怒、不敢言。
02, 放肆心理
在亲人面前,往往我们会更放肆,就如小宝宝在自己母亲面前。
穿越成了武大郎,狂啃50斤虎骨,开局就长高,妻子情绪失控了广告
米读小说
查看详情
每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烦心事,但我们不可能去对着同事、朋友去发泄,这个时候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另一伴无疑会成为我们发泄对象,只要家里稍微有点不合你心意的,你就会不自觉的冲他们发火。
我们认为我们的关系是最密切、最安全、最稳定的,我们的家也是一个相对包容的环境,即使我发脾气了,他们也会对我不离不弃,也能理解包容我的一切。但这种心理是建立在对家人的伤害身上,我们的宣泄让我们的压力得到了释放,但却给家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同样遇到家人的心情也不好,那只会让矛盾越演越烈。
03, 对家人期望过高
我们总认为家人是最熟悉、最了解我的人,当碰到矛盾时,我们总会去抱怨“你一点都不懂我”“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你怎么能不理解了”。可你不说,谁又知道你到底发现了什么事情呢?只是在那一味的抱怨、指责。
往往就因为我们对家人的期望过高,我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应该理解我、支持我,但我们却忽略了,理解和支持和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沟通和了解的基础之上。
人最大的教养,是和颜悦色。
对陌生人的和颜悦色是礼。
对父母的和颜悦色是孝。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杨澜曾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周国平答道:“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一种教养”。
所以,对父母、亲人能做到和颜悦色,也是最大的教养。
一辈子很短,当我们踏入社会,我们离父母、兄弟姐妹渐行渐远,在有限的时光里,请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心平气和、和颜悦色的相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