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害虫常见有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 Linnaeus),又名龙眼樗鸡、龙眼蜡蝉;黑脊龙眼鸡(Fulgoralathbui Kir-by),属同翅目蜡蝉科。龙眼鸡发生量较大,为害龙眼、荔枝、芒果、橄榄等果树
1.龙眼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2毫米,翅展67-75毫米,橙黄色。头额延伸向上稍弯如长鼻。额突背面红褐色,腹面黄色,散生若干白点。胸部红褐色,有零星白点,前胸背板有中脊和2个明显的刻点,中胸背板有3条纵脊。前翅绿色,外半部具14个圆形黄斑,翅基和翅中央有带状黄纹数条;后翅橙黄色,翅顶黑褐色。腹部背面黄色,腹面黑褐色。
卵:卵粒倒桶形,近白色,将孵时变为灰黑色,长约2.5毫米,卵盖椭圆形。卵块呈正方形,表面披有白色蜡粉。
若虫:初孵若虫体长约4毫米,酒瓶状,黑色。早间的腿节端部、胫节和跗节均为淡黄色。腹部两侧淡灰色。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长,以成虫静伏在果树枝条分叉处下侧越冬。第二年3月上、中旬恢复活动,4月后飞翔活跃,5月为交尾盛期,交尾后7-14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2米左右高的树干平坦处和径粗为5-15毫米的枝条上。每雌虫一般产1卵块,每块有卵60-100粒,数行纵列成长方形,并被有白色蜡粉。卵期19-30天,平均25天左右。6月份卵陆续孵出若虫,初孵若虫静伏在卵块上1天后才开始分散活动。9月出现新成虫。若虫善弹跳,成虫善跳能飞。一旦受惊扰,若虫便弹跳逃逸,成虫迅速弹跳飞逃。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越冬成虫产卵前捕捉成虫。在产卵期结合修剪或疏梢,刮除卵块。若虫期,扫落若虫,放鸡啄吃。
(2)药剂防治:在若虫低龄期喷药,可选用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加0.2%洗衣粉此类害虫常见有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 Linnaeus),又名龙眼樗鸡、龙眼蜡蝉;黑脊龙眼鸡(Fulgoralathbui Kir-by),属同翅目蜡蝉科。龙眼鸡发生量较大,为害龙眼、荔枝、芒果、橄榄等果树,其中以龙眼树受害较重。若虫和成虫刺吸龙眼树干或枝梢的汁液,发生严重时,可使杜绝条衰弱、枯干甚至导致落果,其排泄物还可诱发煤烟病。
1.龙眼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2毫米,翅展67-75毫米,橙黄色。头额延伸向上稍弯如长鼻。额突背面红褐色,腹面黄色,散生若干白点。胸部红褐色,有零星白点,前胸背板有中脊和2个明显的刻点,中胸背板有3条纵脊。前翅绿色,外半部具14个圆形黄斑,翅基和翅中央有带状黄纹数条;后翅橙黄色,翅顶黑褐色。腹部背面黄色,腹面黑褐色。
卵:卵粒倒桶形,近白色,将孵时变为灰黑色,长约2.5毫米,卵盖椭圆形。卵块呈正方形,表面披有白色蜡粉。
若虫:初孵若虫体长约4毫米,酒瓶状,黑色。早间的腿节端部、胫节和跗节均为淡黄色。腹部两侧淡灰色。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长,以成虫静伏在果树枝条分叉处下侧越冬。第二年3月上、中旬恢复活动,4月后飞翔活跃,5月为交尾盛期,交尾后7-14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2米左右高的树干平坦处和径粗为5-15毫米的枝条上。每雌虫一般产1卵块,每块有卵60-100粒,数行纵列成长方形,并被有白色蜡粉。卵期19-30天,平均25天左右。6月份卵陆续孵出若虫,初孵若虫静伏在卵块上1天后才开始分散活动。9月出现新成虫。若虫善弹跳,成虫善跳能飞。一旦受惊扰,若虫便弹跳逃逸,成虫迅速弹跳飞逃。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越冬成虫产卵前捕捉成虫。在产卵期结合修剪或疏梢,刮除卵块。若虫期,扫落若虫,放鸡啄吃。
(2)药剂防治:在若虫低龄期喷药,可选用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加0.2%洗衣粉,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30%双神乳油2000倍液喷洒。
(3)生物防治:成虫常被一种龙眼鸡寄蛾(Fulgoraecia-bowringi Bewman)寄生,每年6月寄生率较高,要保护利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