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看,年轻人不说方言是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方言的消失。而地域方言失去了年轻人这样一个阵营,更多的是意味着年轻人失去了一个“标签”,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方言这一文化符号。
要知道,年轻人不说方言,仅仅是弱化了方言的实用属性,而并非让方言失去了文化属性。
所以,题主所疑虑的地域方言的消失意味着“失去很多”,不知道具体指什么。
我尝试着按照题主的思路,进行展开:
1、地域方言在使用上(口语)确确实实在逐渐的消失。
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轻人对待方言的消极心里。
2012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调查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不自信,觉得家乡话土”(63.9%),其次是“虚荣心作祟”(54.5%),排在第三位的是“觉得家乡话难听”(50.9%)。另有48.7%的人选择“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虽然以上的调查样本不大,但所反映出的数据却非常“醒目”
语言的最大实用价值在于“沟通”,所以,在语言中通常会存在一种权威语码,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心理上认同权威语码。当前,由于升学、求职、做生意、与非本地人交流基本都需要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权威语码地位被不断强调和提升。即,在语言的使用上,方言逐渐在被普通话所替代。换句话说,随着各个地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使用普通话,而不再使用方言,甚至不去学方言,方言在这个层面上确确实实在逐渐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