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为父纲” 的观念的影响下,在中国孩子跟随父姓的传统已经有好几千年了的历史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似乎对于姓氏问题没有过多的争议,子女随父姓那都是理想当然的了。
姓最早是随母亲的,也就是在母系社会。“姓,从女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都是由母亲生下来的,也就是女性所生的。所以,古时候最早的一批姓都是“从女作”,也就是以“女”字作为偏旁的姓。比如:姬、姒、姚、嬴、姜等等姓。所以,姓的由来是母系社会得来的,这表示同出一个母系氏族的血缘符号。
再说说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古代生娃,谁生孩子那她就是母亲了,地位无需质疑了;但是对于男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无法确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而且希望别人知道孩子是自己的,那就是给孩子打上一个专属的标志,那就是孩子起了跟自己一样的姓氏。听起来很滑稽,但是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隔离老王”“绿帽子”这些现象也是一样存在的。
我国的姓氏传统来源母系氏族公社。把“姓”字拆开来看,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生”。最古老的姓氏,很多文字里面带有“女”旁。如炎帝姓“姜”,黄帝姓“姬”,舜帝姓“姚”,始皇帝姓“赢”,这些姓氏现在已经在沿用。
有相当长的时间里,姓和氏是分家的,姓代表血缘关系,氏代表贫贱富贵。秦一统中国后,姓氏开始搭伙了。所以,我们传统的姓氏文化基因里面,就是男女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