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是人们对文品与人品高度统一的赞美。文品是指为文的态度、作品的格调等,一定程度上由个人的人品所决定。
人品高洁,则为文治学一丝不苟。我国红学专家周汝昌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则被称为是“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老先生为人谦逊和蔼,一生淡泊名利,把毕生心血灌注于对红学各领域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矢志坚守。
周老先生曾说:“我耳目皆损,唯头脑尚未全衰,每日仍笔不停挥,希望自强不息。”正是老先生的高洁人品,才注定其治学为文的严谨态度和文品。
人品高尚,则作品格调脱俗不羁。因为梭罗满怀对人群的深厚感恩,《瓦尔登湖》描绘出一片如梦如幻的湖光山色,引发世人呵护诗意的人性本真;因为杜甫情系天下苍生的忧国忧民,“三吏三别”再现了百姓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寄寓了诗魂对苦难百姓的深深同情。
应该说,文品与人品的高度契合是一种传统。那么,两者的关系是否一成不变?作品的格调高雅,是否意味着人品的出类拔萃?某某知名大学的招生宣传片震撼人心,竟被指为模仿了国外某名牌大学的创意;某某风行网络的流行小说受读者热捧,却被揭发说故事情节或细节照搬其他写手的作品;某某学术论文乃至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深有见地,而被毫不留情地指明“学术造假”“学术抄袭”。时下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折射出一些人的人品尴尬,而这种尴尬对于社会道德却有着不小的伤害力和破坏性。
社会精英以文品彰显人品,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向。我们只是凡人并非精英,但也不能用文品的貌似高雅招摇撞骗,因为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当欺骗流行成风,当底限一次次被挑战,或许真是需要我们静心去思考。
不禁想到我们自己,即将告别三年高中生活,即将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府,面对更为灿烂的人生年华,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书写青春这部作品?
开启了大学之门,依然如过往般太任性地对待学业,或就是为了一纸文凭,那光阴的故事里只会留下太多的叹息与哀伤。
如果不忘当初的本心、孜孜以求,这本青春之书定会留下此生最华丽的篇章,因为我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满腹才气,胸怀抱负,人品卓越。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追求文品与人品的和谐统一,应成为新时代新青年不二的自觉选择。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那些古今中外具有高风亮节的大哲先贤,则会一直成为滋润我们荒芜心田的烟雨南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