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10-08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
2.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3.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1]
【引证解释】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
4.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清 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5.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国语·吴语》:“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明 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
6.美酒。
《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竹之雅号。
宋 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1]
基本含义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第2个回答 2020-10-08
一、忧道不忧贫
那具体来说如何做君子呢?简单来讲,这是一个道德的概念,道德修养高,就可以成为君子。从这时候起,国人心目中的君子的含义就发生了改变,君子主要指道德君子,与是否是贵族的身份脱离了关系,有位之人难称君子,有德之人方为君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论语·学而篇第一》
按照孔子的说法,君子不看重吃什么,住的怎么样?而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谨慎的说话,不夸夸其谈,只务实求是。跟随有道德的人,让自己也获得提升,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有才有德者方为君子。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第一》
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用着急,因为你无法改变别人,应该关注的事是自己是否了解他人,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如果对方不了解你,你能了解对方,也是有沟通的前提和可能的,这也叫主动作为,不求人了解我,我可以去努力了解他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篇第一》
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第二》
君子不是只有一种用途,孔子认为除了德行之外,君子还要博学,尽管有人借此机会讽刺孔子所说的会让人之所学杂而不精。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不要局限于一个领域,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触类旁通也是很有必要的。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篇第二》
先把事情做好,之后再说出来,而不是先把要做的事情说出来,那样就很难达成目标了,说得多做得少是大忌。往往那些夸夸其谈的人,缺少实际的行动力,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
二、胸怀像大海
我想我是海,我们每个人都想有海一样的胸怀,海一样的胸襟,海一样的气魄,海一样的博大。君子心胸开阔,坦坦荡荡,小人心胸狭窄,忧忧戚戚。君子就要摒弃小人的狭隘,而做到胸怀宽广,就像大海一样包容万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人处于世间,无非是做事和待人两面。遭遇困境是误解的时候,君子和小人的做法截然不同。在遭遇困境时,君子不会愁眉苦脸,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尽力而为,则无愧于心,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可对天地,可对人心。所以君子会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会自弃自哀。
小人则不同,他们没有高远的人生目标,没有精神寄托,心中唯一的挂念就是名利。一旦遭遇困难就患得患失,愁眉苦脸。遭到别人误解时,君子胸怀坦荡,因为他们知道错误不在自己,只是别人还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所以君子不记仇,不打击报复。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第一》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去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用反问的语气说明君子是不需要别人去认可的,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会因此而产生怨恨之情,这就是心静而平,修身以静心,有道德之人的基本。很多时候我们太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而忽视了认同的第一步是获得自己的认同。
小人则不同,他们一旦遭到误解便一肚子牢骚,觉得全世界人都亏欠自己,甚至心中暗中嫉恨,借机打击报复,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第二》
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君子们走到一起,往往是因为德行和学识,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小人们在一起往往是因为利益和权力,因为各自的利益,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君子有三戒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前面提了有所为,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所不为呢?孔子提到了君子的三戒,指出了在人生不同阶段,应该慎戒的事情。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气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第一,少年戒色。人虽然是道德动物,但仍不能脱离动物的天性,要成为君子就必须努力克服自己的动物天性。年轻人的精力旺盛,但自制力不强,对女色的要求自然强烈,如果不加以克制,纵情沉溺,便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轻者而萎靡不振,进而伤害身体,甚至酿成疾病。重则不能自拔,失去奋斗的动力,难以实现远大的理想。
第二,壮年戒斗。壮年人处在年富力强,身体、能力、事业都处于人生的巅峰状态。这个时候,人的自我感觉往往良好,自信心膨胀,所以壮年人经常会和人发生摩擦,争执甚至争斗。因此,孔子认为应该在这个时候保持高度的警惕,戒除好斗之心。
这让我想到了“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提到韩信和他相关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就有“胯下之辱”的故事。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一种选择,他和这个屠户好勇斗狠的话,就算可以击败对方,但是也可能因此而丧失性命。在韩信看来,这不叫勇敢而叫愚蠢,韩信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不做无谓之争,不做无效之谋。韩信的忍“胯下之辱”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典型的壮年戒斗的典范。
第三,老年戒得。人到老年的时候,精力和体力会全面下滑,甚至疾病缠身,开拓进取已经没有可能。所以这个时候,人往往会牢牢抓住既得利益不肯撒手,要给自己留好后路。老年贪得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不乏其人,事实上真的能做个老而不贪的人确实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