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不舍得花钱是一种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对自己不舍得花钱的人通常有以下几种心理:

1、典型的穷人思维。穷人思维并不一定不花钱,穷人思维的核心是觉得自己不配用好东西。当然这是在潜意识层面,而在意识层面,则会找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将之掩盖起来。

2、囤积心理。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就爱买质次价低的,只图能买的数量多。 比如:从不买超市10元一板的电池,但会在2元店里花10元买5板电池回来。 拥有这样心理的人往往经历过匮乏,或者经历过匮乏的人将这一不安全理念植入下一代心里。 不舍得花钱,总体而言,是内心没安全感的反应。而没安全感,源于不信任,不信任自己能赚来足够的钱,供自己消费。

3、对自已舍不得钱,不是自己不想花,不想吃好的,穿好的。而是人与人不能比,人与人的能力,智商,家庭背景,社会活动面等各种因素造成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易谁不想花天酒地,高楼洋房,豪车美女相伴。

生活必经是生活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的干岀来的,自己不舍得花钱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已没本事。不舍得花钱,知道自己每挣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自己不舍得花钱,是为了妻子,儿女,生活的更好,更舒适,为家庭更幸福,更美满。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不同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是有着自己家庭烙印的,他们会倾向于自己的父母,父母的各种习惯对他们来说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耳濡目染的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而在大背景提倡节约美德的环境下,孩子更加觉得这种思维和习惯是正确的,慢慢就会发展处超我意识大于本我意识,对自己节约,对身边人却舍得花钱,渐渐有讨好人格的倾向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7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自己总舍不得花钱?同样的还有为什么自己花钱总是大手大脚,其实都是没有很好的金钱观,不能与金钱保持良好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是不是有同样的想法:

1:因为父母教育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浪费,要省着点花

2:花钱的时候有罪恶感,父母还在省吃俭用,自己凭什么就先享受了

3:害怕没钱的日子

4:觉得要多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万一有个什么事不用求人

5:对自己的赚钱能力不自信,害怕钱花完了

6:感觉自己的钱还不够多,还没到可以随意花钱的时候,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7:感觉自己不配拥有特别好的东西,自己用不上,也没机会用

8:同样的东西肯定还有更便宜的,万一买贵了不划算,钱要花的值,要不就是浪费

总结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致有四种心理:

1:浪费的罪恶感

这种心理大部分来自父母,不能浪费,花钱是奢侈是享受。

2:金钱的匮乏感

害怕、恐惧钱会花完,需要用钱的时候没钱就麻烦了。

3:自我价值感低

认为自己不值得不配拥有好东西。

4:对自己的不信任

认为赚钱很辛苦,自己赚钱能力就这样,不能赚更多只能靠省。

其实懂得自己的心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破除这些隐藏在自己内心的金钱木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金钱能量流动起来。

第2个回答  2017-10-08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看过《人民的名义》其实我也就看了一集,刚好是贪官赵德汉被抓。家里的金钱砌成了墙,他见钱眼开。可是却没有花里面的一分钱,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受贿的金额乃至到每一分。“我一分钱都没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很穷,穷怕了…”明明有这么多的钱却分文未动,他的穷怕了的心理很有代表性,这就是穷人的思维。很多成年人即使有钱了也不敢乱花钱,不是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穷,而是有爱哭穷父母,父母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家有多么的穷,好像只要花出去一点就是罪就是要面临巨大的困难,即使成年后生活上富裕了,可精神上依旧贫瘠。而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会潜移默化中继承这种思维,从而闭塞了孩子的成长与眼见,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我家有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那会工厂倒闭出来的工人,也没有太多的技术每月也是给人家打工挣的也很少,可是我从来都没有觉得我家是有多穷,有的时候我都舍不得乱花我的零花钱,可是我妈妈从来不会在我的面前跟我提家里揭不开锅你跟哥哥都要替家里节约,反倒是我周末同学说去玩我妈妈会给我足够的零花钱拿给我去花,妈妈说多交朋友是好事,多去看看外面的东西长见识。我的见识确实比我班里好多人都要多很多,而且我也很乐意对自己投资对他人投资。也没有家里穷而不敢跟他们一起玩的那种自卑感,虽然没有太多新的衣服都是捡别人家的来穿的可是我也会开开心心很坦然的穿出来。所以我觉得家里没有太多的金钱让我过上什么人上人的人生可是我的精神确实丰富多彩还有在做事方面我不会瞻前顾后缩头缩脑的。贫穷不可怕,做穷人也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穷人喜欢存钱,富人喜欢赚钱,一个牺牲了生活,一个提升了生活。所以对自己舍不得花钱的心理其实是父母没有对他进行正确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而导致的结果。他们自以为是,用哭穷来强调生存不易,为人父母的艰辛,殊不知,却是在无形中将自卑、敏感、目光短浅,甚至轻易屈服放弃,传递给了下一代。
第3个回答  2017-08-11

应该是一种不自爱的心理吧。我以前就是一个不舍得花钱的孩子,包括舍不得为自己投资。好多女孩子们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是跟家里人要很多钱,即使大人们不愿意给,她们也会想出千奇百怪的理由想方设法的把钱忽悠过来。可是我那会儿却很傻,我觉得我不能随便花钱,我要学习勤俭节约,这样我的爸爸我的奶奶才会夸奖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其实那会的我,心理是不正常的。和同龄的孩子相比确实很偏激。

大家都想着怎么花钱打扮自己,我却傻乎乎的为了家里省钱。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我读了高中,那会已经很深刻的能够体会到人们对于外表的看法了,如果你打扮的很土,那么很多爱漂亮会打扮的女孩子是不愿意和你做朋友的。可是我的思想很固执,同时也和我当时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矛盾。我很想突破自己,可是就是不敢开口和父母要钱花,感觉这样子很丢脸,很羞愧。

上了大学后,我离开了父母的禁锢圈,自己在新的环境里有了新的认知。女同学总是跟我讲,一定要舍得给自己花钱,一定要好好的爱自己,不然没有人会来爱你的。后来我知道,我的父母之所以没有主动给我花过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也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在他们的思想里就是自己不值得去享受,而我作为子女也需要和他们有相同的道德观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9

是因为特别缺乏安全感。

不得不说,这种安全感的匮乏,往往和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我认识的这几个节俭的朋友,要么家庭环境一直到现在都不太好,父母始终勤俭度日;要么就是父母一代曾经经历过大的生活磨难(相信那一辈的人很多都曾遇到过饥荒),哪怕现在生活条件已经达到小康甚至中产,仍然难以忘记曾经的创伤,不断要求自己和子女少花钱,多节俭。

而从小受到父母谆谆教诲,很多人就会渐渐在心中建立起这样一种不安全的信念:世界是残酷的,资源是匮乏的,必须时刻小心,才能保证自己生存下去。由于金钱是物质资源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怀有上述危机意识的人,很难随心所欲地享受去享受金钱带来的好处。

在他们内心深处,金钱,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代表着保障,更代表着生存的机会,因此必须要加倍珍惜,每多花一分,都会让自己感到焦虑和羞愧。

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即使是一母所生,还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认识一对姐妹,都是生活在普通家庭,从小也同样接受了勤俭节约的这种教育。可是,如今两姐妹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面对生活。两姐妹生活都很富足,姐姐讲究高品质生活,妹妹却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要说原生家庭,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可见还是和人的性格有关系。

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的人,大多数对于家人和亲朋好友都非常慷慨。比任何人都更爱面子,却唯独不用心呵护自己。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好,认为这就是一种传统美德。我觉得还是尊重他们吧,虽然每个人都明白,一定要好好爱自己这个道理,但是可能他们理解的不一样,他们觉得这样就很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