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
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
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攮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
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
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从不有意布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则总是忘不了布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无德。
  上德者一切顺其自然,当然不会有自己的施德目的、作为和对象;上仁者则刻意推行仁,但也一视同仁而没有确定的施仁对象;上义者刻意施义并有自己的对象范围;上礼者则刻意推行礼而没有人响应,乃捋起衣袖上前强拉硬拽。
  所以,失去了道才求德,失去了德才求仁,失去了仁才求义,失去了义才求礼。礼这个东西,其所缺少的就是忠信,因而是祸乱的源头。而前面所述也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道没有落到实处,这就是昏庸愚昧之源头。
  所以,大丈夫要立足于富有忠信之地,而不能立足于缺少忠信的地方;立足于道已落实之地,而不能立足于道华而不实之地;因而就是要去浅薄之礼而取厚实之
  道。
  -----
  本章通过道德仁义礼之间的比较,形象鲜明地说明了道的基础和根本性作用,
  指出未能落实道乃是昏庸愚昧的源头:“道之华也,愚之首也”,而礼则是“忠信
  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因此,必须去礼而取道。这里深刻体现出了老子对于把人
  分为三六九等、提倡什么“刑不上大夫”等不平等礼遇的周礼的深恶痛绝,因为这
  种人为划定不平等级别的做法其实就正是在鼓励人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你死我
  活,正是在彻底消灭人的忠诚和守信等优良品质的作用,从而人为为祸患动乱的形
  成奠定客观基础。因此老子才会痛心疾首地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
  也”,对礼持完全彻底否定的态度。很显然,老子全面否定礼的这种态度,与其提
  倡“小邦寡民”的原始平等公有制社会、崇尚自然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是
  完全相一致的。}

  【正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题解】: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治国齐家的大道,修身立命的本始,顺应它就吉祥,违背它就会遭受祸患。天下不行道,不明道,天下百姓未能蒙受至治的恩泽。以至治乱不一,都是因为世道衰微、人心不古的缘故。圣人尽力想挽回上古之风,所以宁处厚,不处薄;宁居实,不居华,这都是不得以才制定标准来参和大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古上德的君主天德昭明,道蕴于心中,遍及到物,自己万善具备却不知自身德的存在,这样的德叫“上德”。上德的君主虽然不知自己有上德,但德的本体日日常新,德的妙处一直存在,日常的行动中,君臣父子之间无不体现着德。上德的人虽然不知自身有德,但正是这种德才是无穷,至大的。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的人不能自然无为而获得德。而是为了名誉等有目的地去干符合德的事,从而获得“德”。这样的德必定不大,虽有使人受益的一面,但也有使人受到损害的一面,因而这种德利弊兼备。从这种德中受益的人称赞我有德,从中受到损害的又怒斥我无德。所以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开细想:德就是心中的理,这种理从大道、性中表露出来,它是自然的天理.人人具备,只要能把它充分利用到天地万物中去,那么我的道就无处不在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的君主得自然无为的道,深厚完全,没有缺乏。这也不是上德的君主有心无为,只是因为德的本体没有一事,不见一物,本来就是无人无我。上德的君主心像太虚般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内不起有为之识,外不见有为之尘”,物我同然,内外如一。因此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的君主只因心上未到圆明境界,所以事事物物必要做得周全,惟恐失掉有德的名声,惟恐做了损害其有德名声的事,这种所谓的“有为之为”,必然导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些都是所谓的“有以为”,也就是有意的、有心的、不自然的,因而也就不能领略自然的奥妙,进人到无为深化的境地。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太古之风渐渐开始提倡时,人心不再像原来那样纯朴,所以要继承“德”就需要提倡“仁”。上仁的君主看万物为一体,观天地为一身,恩惠遍及四野,其仁爱如天地般广大而自身不知,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与百姓相安干无事之中,相忘于无为的道内。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仁爱不能达到,才不得不用“义”来完成。只因慈惠日久,是非也就随之而生。既然有了是非,也就不得不有分别的义。上义的君主原本以仁为体,以义为用,处事自然有刚断的妙处。只因世道纷乱,人情多诈,有时即便在君臣父子之间,夫妇朋友之中,也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总是不能适于中道,所以真假需要权衡,得失需要较量,有为的事终无止息,有为之法不可穷尽.所以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义的断制,不得不用礼的节文来继续。圣君根据人心不正,世道多偏的情况,用典章、文物来改变他们的意志,约民于礼仪中,这晋召是~以L的做法。怎奈天下百姓,像聋子、瞎子一样,对于典章视如不见,听如不闻.他们违背教令、条规,而不去响应礼即使这样,圣君救世之心没有停止,爱民之心没有停息,不得已准臂而仍之”,“攘,即取的意思,“臂”,指手腕,“仍”是拉的意思。即抓住手拉着黎民走向大道,迫使人们去遵守道。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把民之道分为五等由于底下的人们违反无为之道,做有为之事,从而导致世道改变,人心迁移。道失而后德又失,德失而后仁又失,仁失而后义又失,义失后礼又失,世道人心就这样渐渐丧失了。只因都不是至治,所以才出现这样变迁不止的弊害。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 这不句是指道、德、仁、义渐次丧失到礼,世道遂因此而乱.试想:道不行出现德,德不能施行出现仁,仁后出现义,义后有礼的出现,假如礼再不能施行的话,天下就会大乱、自古圣人设礼,原本为了约束人的性情,结果反而成为人邪妄的开始。用礼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必多品制,必多作为,就会使本然的忠信变得淡薄。忠信淡薄就会出现刑罚,战争也相应而致。所以说,礼导致忠信淡薄,它是战乱的开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识”指知识见识。能预先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叫“前识”。知道的越广,表露在外的就越多,见的越多,逐物者离道愈远,这都是道的发泄而不是道的本体。道的本体贵在敛华就实,守朴还淳,这样做的人外表愚驭而实为大智。当今人们炫露精神,妄用机智,行有为之事,远离日道,这才是最愚昧的。所以说:用智慧测度未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大丈夫见道而不见欲,循理而不循私,顶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辞。视听言动,无处不是性中的显著,家国天下,无处不是道德的流行。所以“处厚不处薄,居实不居华,.正县用夹伸夭下环潦诉朴.恢算女古的风气。 故去彼取此。 “彼”指薄、华。“此”指厚、实,大丈夫因世道衰微,才不得不摒弃薄华而选用厚实由此可知大丈夫默守造化,冥赞玄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古之风,浑浑噩噩,一任其天;浩浩渊渊,各安其性;上下无为,君民共乐;忠厚成风,讼争不起。何世道之敦庞若此乎?皆由安无为之天,率自然之性。一时各老其老、幼其幼、贤其贤、亲其亲,安耕乐业,食德饮和,不知道德之名,更不闻仁义礼智之说。然而抱朴完贞,任气机之自动,而天地以同流,俨若不教而化,无为而成,自与道德为一,仁义礼智,不相违焉。夫以道德并言,道为体,德为用。以道德仁义礼智合论,则道德又为体,而仁义礼智又为用。后世圣人,虽为化民起见,而立道德之名,分为仁义礼智之说,其实道德中有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内有道德,无彼此,无欠缺也。降至后世而道德分矣。等而下之,仁义礼智亦多狃于一偏。此皆由气数之推迁,人心之变诈,故至于此。太上欲人返本还原,归根复命,乃为之叹曰:上德无为之人,惟率其性,不知有德,是以其德常存;下德有为之士,知德之美,因爱其名,好行其德,惟恐一失其德,顿丧其名。此两念纷驰,浑沦顿破,不似上德之一诚不二,片念无存,由有德而反为无德也。且上德无为,斯时天下之民,一道同风,群安无为之世;下德有为,际此繁华渐起,俗殊政异,共乐有为之常。岂非忘机者息天下之机,好事者启天下之事乎?然时穷则复,物穷则变,人穷则返。当此多事之秋,风俗浇漓,人心变乱,滔滔不返,天真梏没久矣。必有好仁之主,发政施仁,清源正本,易乱为治,转危为安。势不能不有为,然虽有为之迹,而因时制宜,顺理行去,有为仍属无为,所以垂衣裳而天下治也。更有好义之人,际乱离之日,欲复承平,大兴扫除之功,欣欣自喜,悻悻称雄,不能一归淡定。虽或又安宇宙,人物一新,而上行下效,民物之相争相夺者,不能已也。至于上礼之君,人心愈变矣。习往来之仪,论施报之道,或厚往而薄来,或施恩而报怨,则不能安于无事。朝有因革,俗有损益,不能彼此相合,远近同群,稍有不应,而攘臂相争,干戈旋起,不能与居与处而相安。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迄于今,人愈变、事愈繁,而忠信之坏已极,不得不言礼以维持之。无如徒事外面之粉饰,不由中心之发皇。酬酢日多,是非愈众,彼缘礼而维系人心之计者,殆未思应于外不由于中,必至凶终而隙末,欲安于反危。故曰:“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如智非奇计异谋,预度先知之纠察,乃由诚而明,不思而得,不学而能,自然虚明如镜,岂逆诈臆信所能比哉?然道之华,非道之实。且察察为明,必流于虚诬诈伪而不觉。在己或矜特识,其实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有真识定力,知敦厚以为礼,故取其厚,不取其薄;知虚华之非智,故取其实而不取其华。去取攸宜,而大道不难复矣。

  此言道德废而有仁义,仁义废而有礼智,愈趋愈下,亦人心风俗使然,无足怪者。至于修养一事,咽津服气出而道一变,采药炼丹出而道一变,迄于今纷纷左道,不堪言矣!谁复知玄关一窍为修道之要务乎!吾今为人示之:人欲识此玄关,须于大尘劳、大休歇后,方能了彻这个玄关。又曰“念起是病,不续即药”;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总不外尘情杂念,纷纷扰扰时,从中一觉而出,即是玄关,所谓“回头是岸”。又曰“彼岸非遥,回光返照即是”。但恐于玄关未开时,先加一番意思去寻度;于玄关既开之后,又加一番意思去守护。此念虑纷纷,犹天本无云翳,云翳一散,便现太空妙景;而却于云翳已散之后,又复加一番烟尘,转令清明广大之天,因而窄逼难容,昏暗莫辨矣。佛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等玄机,总蓍不得一毫拟议,拟议即非;著不得半点思虑,思虑即错。惟于玄关未开时,我只顺其了照之意;于玄关既开候,我亦安其坐照之浑。念若纷驰,我即收回,收回即是。神如昏罔,我即整顿,整顿即是。是如何简捷便易?特人于床上安床,动中寻动,静里求静,就涉于穿凿。而玄关分明在前,却又因后天知虑遮蔽而不在矣。吾今示一要诀:任他思念纷纭莫可了却,我能一觉而动即便扫除,此即是玄关。足见人之修炼,只此觉照之心,亦如天空赤日,常须光明洞照,一毫昏黑不得,昏黑即落污暗地狱。苟能拨开云雾,青天白日,明明在前。如生他想,即落凡夫窝臼,非神仙根本。总之仙家无他妙诀,惟明心见性,乃修炼要旨。若问丹是何物?即吾丹田中絪缊元气是也。然此元气与我本来不二元神会合一处,即是返还太极无极、父母未生前一点天命。人能以性立命,以命了性,即可长生不死。但水府求玄,欲修成金液之丹,不得先天神息,采取烹炼,进退温养,则先天元性与先天元命,不能自加会合为一,攒五簇六而成金丹。虽然,既得元性元命矣,若无真正胎息,犹人世男女不得煤妁,往来交通,亦不能结为夫妇。故丹经云:“真意为媒妁。”兹又云“真息为媒妁”,岂不与古经相悖乎?不知真意者炼丹交合之神;真息者炼丹交合之具,要之皆以神气二者合之为一而已矣。第无真息,则真气不能自升自降,会合温养,结成玄珠;既得真息,若无真意为之号令、摄持、严密,则真息亦不能往来、进退、如如自如。故曰真意者炼丹之要。然真意不得真正元神,则真意从何而始?惟于玄关窍开之初,认取这点真意,于是返而持之,学颜子拳拳服膺,斯得之矣。况元神所流露,即是真意、即是一善,亦即得一而万事毕之道。学人认得分明,大丹之本立矣。昔邱祖云:“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己有。”吾示学人,欲求长生,先须伏气。然伏气有二义:一是伏藏此气归于中宫,如如不动;二是管摄严密,长生即在此伏气中。除此别无他道,修行人须照此行持,乃不负吾一片苦衷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2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纯清与道合真。上德是自然合于道的淳德,已经不受后天的、显态的阴五行的制约,上德者的德能是完整周全的阳五行能量态,是甲木、庚金、丙火、壬水、戊土德能的状态。能量的阴阳属性,已经回归于道性之中。上德是以道的能量全面规范和统驭了心身,也就不用和不必拘泥于德的存在与否而自然具备淳厚的德性。上德者的德性周全圆成,故有德而无为于德性的存在,不被德所拘而自然融合于大道之中。
下德是德性并不完善、有所欠缺的、不周的状态,下德还处于阴五行的制约之中,受乙木、辛金、丁火、癸水、己土阴浊能量的制约,没有摆脱后天的禁锢。在这种状态下,就得时时注意不要丧失德性成分,人为地、后天地主动注意维护德性,不让德性损失,同时注重修养,培补缺失的德性成份,转化体内五德阴阳属性,提升德能排浊转化阴浊能量,所以还处在没有全部进入上乘德性的状态。五德的不周全,就使人不能摆脱后天的制约而进入先天无为环境中,仍然受后天有为的制约,所以还是只能称之为无德状态。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的人处于无为状态之中,所具备的圆满的德性处于自然合道的状态,能够无为而无不为。上德的人圣心真我主宰身国的生命活动,圣心牢牢地直接驾驭着阳我思识和阴我意识以及眼耳鼻舌身。后天意识的阴我的本质已经阳性转化归一,上德的行为,没有阴我私心欲念的参与而自然地行其德善,不留阴我意识的点尘癍痕。因而在没有任何阴浊性后天主观意识和思维以及表现的情况下,进行不求回报、毫不利己的道德能量布施。布施道德能量给众生和社会,无所挂碍,自然而然。
处于下德状态的人,由于德性的缺失不周,使人固囿在有为的后天意识中进行着“相”的意念和表现。因而要在后天有为状态中,在意识活动下进行德性的作为、修养而培补。“下德为之”,是在阴我心的意识活动状态下修持积累德行和德能,心身的主宰权没有完全交给阳我心的思识和真我心的无为识。所以只能在有为的状态下积修德性和德能,使阳我心的思识全权启用,真我自性的圣心君临内天下主宰心身。只有通过“为之”的长期道德修养实践,才能逐步完善德性的圆明,复返进入先天无为心身环境状态之中。“有以为”是“无以为”的基础,只有经过“有以为”的实践过程,才能进入“无以为”的状态和环境之中。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当人们身国中离道失德,阴我心的意识开始“仆僭主职”,既夺取真我自性的圣君司职,同时也压抑阳我心的思识以后,后天有为也就开始取代先天无为,道化所化生出的上德状态就不能维持,德性就不会稳定,必然会出现分化和缺失,德性就会化生出五个子系统: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上仁”是指真正充足圆满的仁德,它虽然在阴我心的意识影响下,不能完全摆脱有为的制约,处于后天“为之”的状态比较明显。但是,由于仁德是五德之首,内藏元性,元性是生命体元、质元、物元三元系统中的体元属性,元性这一体元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活力。元性的仁如果充足,就是体元的元性与质元的仁德能量完美的结合,在生命中能够自主地显现和表达。因而具备上仁的人,不用任何后天主观意识的思维和欲念来表现,也能显现出自然的仁慈博爱。上仁的慈爱是本性善的自然流露,不会严重地受到后天阴我心的意识制约。
但是义德却不同,义德在先天五元子系统中只是元情能量,在生命的三元分系统中属于质元,质元物质被具有阴阳属性的体元所使用。肺属金炁之脏,七魄居之,义德能量必须藉魄而显。所以,人们即使具备完整的义德,心身还是处于后天有为的内环境状态中,难以摆脱有为的状态的制约。因而必须在后天有为状态中显现义德,缺失时必须在有为中进行修养、培补。道德修养者必须掌握《道德经》的系统论而进行解读。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上礼”即在心中,在阳五行之中为真火、阳火、丙火能量,属于心中的阳我思识主理,属于大脑质层内的潜意识区。修养上礼就是修心,观心得道。上礼状态是最接近道性状态中的上德、上仁、上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人类的道德下滑到上礼也要有为而作的“为之”状态时,对体内和社会而言,都是难以取得大道的感应和响应的阶段了。这种离道失德的状态,所反应的是人们心中的阴我心意识,已经在心中三个我的主次位置上“篡权夺位”成功,阴我心的意识已经全面地屏蔽阳我心的思识和真我圣心的无为识,进而大权独揽,欲念私心的无明占居心身的主导地位,不明道德真谛。
心性修持大道生,重德修心本应是做人的一个根本前提,当上礼需要禀持规范地通过教化去提倡、去有为而为时,人们心中也就已经被无明所屏蔽,与道难以相应了。此时则需要振臂疾呼,大力强调修心、修上礼,保持住心与道相印,保持心灵与自然的同频共率。维护上义和上仁在体内或社会的存留。这样,我们仍然还有复归人体道德境界或社会道德环境的可能。上礼是维护心身之道境“无欲”的最后一道底线,一旦丧失,人的内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将失去与先天自然规律联系的最后通道,完全跌入“有欲”的后天状态之中,也就是将性命完全交给阴我心神的意识所主宰,而全面地丧失真道、真德,心中智慧之门将闭塞不通,阳我心的思识慧性被阻隔,真我圣心被尘封,愚昧无明的人生或者时代也就来临了,生老病死苦的灾难也就永远难以摆脱。所以要振臂疾呼:修持心德,将礼德转化成自觉的行为,复归于上礼,让心灵中充满道德的光明,才能进行全面地修持五德,复归于上德以合道。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人类心性的无明,心的离道失德,不能明白自然真理,丧失先天纯真,是逐步地下滑而丧失的。心为身君,心中道德的离失、败丧,是人们和社会道德滑坡甚至沦丧的根本原因。人心中失却礼德的规范制约和礼德能量的支撑,阳我心神的思识和慧性必然凿丧;阴我心神的意识的后天智识必然张扬;欲念私欲也就必然发展至登峰造极而没有止熄之时。人体内的道和社会的道丢失以后,就进入了德治状态或者时期;当人类完整的德性状态也出现缺失状态以后,就进入了五德之首的仁德主宰人体内环境或者社会治理的状态中;当仁德也丧失以后,就进入了义德主持内环境或者社会治理的状态;当义德也丢失以后,就进入了人身内环境或社会治理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礼德状态。上礼状态是人心和社会亲近道德的最后防线。这里所讲的仁、义、礼,都是指的上仁、上义、上礼。也就是真仁、真义、真礼;元性、元情、元神;阳木、阳金、阳火。
历史上三皇时代的道治社会状态,五帝时代的德治社会状态,五帝时代以后的较短时期的仁治状态,没有维持多久,就进入了文功武治时期的“人治”社会环境,开始离开了道德治世。“大道治世”演变成了“霸道治世”。由先天无为全面转入了后天有为的时期。完全丧失了大道,五德的状态也就支离破碎,若即若离。由于缺乏对道德观的正确认识,人类以阴我心识解释道德,各取所需,唯己唯欲,也就难以复归于道德。不能保持上仁、上义、上礼的内环境状态,人们也就难以摆脱愚昧无明,难以摆脱阴我心意识的智障。愚转智、智转慧、慧转无为也就显得遥遥无期,难以修证出真实不虚的德性内环境和社会环境,更不易返朴归真合道。我们的体内和社会也同样难以真正地安定祥和。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上礼的丧失,心灵先天无为状态的迷失,心中熄灭了光明磊落,必然使人下滑至形式型的“有意”为礼而礼的状态。心中的善性封闭在后天有为的状态之中,人心也就处于阴火之性的能量和心神主事,上礼是阳火,丢失了就是阴火心君主宰,人体内环境就会是一片阴气的天下。心灵意识也就居于后天有为礼教的状态环境中,此时人的苦难也就全面开始了,人类社会的苦难也就全面开始了。内环境的阴气弥漫,必然导致内乱自耗,社会的犯罪和战争也就永难熄灭。因为离失了礼德,必然心中阴我主事,后天智识用事,智德也就必然凿丧,从而导致轻视和丧失忠信,最终将会抛弃信德这个善土,忠信之泊(薄),信德阳土能量的淡漠浅薄,必然产生不信因果,不信自然法则,恣意妄为,戒律难束,法律难制,导致心身内乱和社会产生动乱。忠信,忠是忠诚、忠实。信,是信德,是真土、阳土,属脾。是后天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信于仁则能仁,信于义则能义,信于礼则能礼,信于智则能智。信德一立,则仁义礼智无不顺心变化。变化之道,即后天返先天之道,也就是洛书中错中有综,三五合一之象。信德是做人的最后一道底线,也是社会安宁的最后一道防线。礼德的火能生土,上礼一失,不能生真土,而心中的阴火生脾的阴土,人的信德也就丧失先天成份,堕入不符合道德真常的“自信”和“妄信”之中不能自拔,必然出现忠信之薄,必然乱之于内而祸之于外。礼即是心,心为身君,心失道性和德性,必然导致信德的沦丧。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前识者:道德仁义礼的意识观念逐渐退失,如舟在水中自然顺势而下。“前识”也是心场神宅中居表层,大脑神腑居浅层的阴我心识,是后天有为的主观意识,大脑表层意识。在太极图中离开了中央,偏执于阳侧的理数模式,只“知白”而弃“守黑”就是前识。当人类完全将心身的领导权交给阴我心控制,放任后天的意识活动主宰心身,跌落进入后天的意识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道生化阴阳中的表象。人类正是由于阴我心识的蒙蔽,才导致道德观念的不断沦丧。“华”即花,外在的、短暂的美。此时人为的礼教和刑律制约,不足以开启心灵的愚昧,只有上礼的心灵才能促使人明白道德。当人类抛弃了阳我心神的思识正觉,而以阴我心神的后天意识、智识主宰心灵以后,也就是愚昧的开始,社会也就进入了看似聪明但实际愚昧无明的时代。首,头脑。用意识取代心的思识,用智识蒙蔽慧性,就是愚昧的开端。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烈女子,应当确立弘愿大志,顶天立地。崇尚和实践心身道德的回归,实践生命真理的再造和自然大道的返朴归真。脚踏实地地修心炼己,立足于修证淳厚的德性,步入上德境界。摆脱浮华,表面的有为、后天、有欲的制约和封闭,实践淳厚的无为、无欲、无私的上德,复归淳德合道。
人人心中皆有道和德,只是被“泊”和“华”的阴我心神意识所屏蔽封锁,无法透发出来产生作用。“厚”和“实”,是指心场的深层和大脑的深层。心场的质层是阳我心神之宅(宿舍);大脑质层是阳我心神之腑(办公室);心场的核心区是真我自性之宅(宿舍);大脑核质区是真我自性的之腑(办公室)。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道德和与宇宙道德场相连接的系统,都在这个“厚”和“实”之中。道德修养和修心炼己的关键,就在于洗涤改造、阳性转化心场中阴我心神和大脑皮质层这个“皮”,而取阳我心、真我心和开发大脑质层、核心层的这个“此”。就在于用德性去掉阴我心神所主宰的意识之“皮”,让阳我、真我的“厚”和“实”:思识(阳我)、藏识、真我全面发挥道德的功用,引领心身复归于道德真境。
第2个回答  2005-11-2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纯清与道合真。上德是自然合于道的淳德,已经不受后天的、显态的阴五行的制约,上德者的德能是完整周全的阳五行能量态,是甲木、庚金、丙火、壬水、戊土德能的状态。能量的阴阳属性,已经回归于道性之中。上德是以道的能量全面规范和统驭了心身,也就不用和不必拘泥于德的存在与否而自然具备淳厚的德性。上德者的德性周全圆成,故有德而无为于德性的存在,不被德所拘而自然融合于大道之中。
下德是德性并不完善、有所欠缺的、不周的状态,下德还处于阴五行的制约之中,受乙木、辛金、丁火、癸水、己土阴浊能量的制约,没有摆脱后天的禁锢。在这种状态下,就得时时注意不要丧失德性成分,人为地、后天地主动注意维护德性,不让德性损失,同时注重修养,培补缺失的德性成份,转化体内五德阴阳属性,提升德能排浊转化阴浊能量,所以还处在没有全部进入上乘德性的状态。五德的不周全,就使人不能摆脱后天的制约而进入先天无为环境中,仍然受后天有为的制约,所以还是只能称之为无德状态。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的人处于无为状态之中,所具备的圆满的德性处于自然合道的状态,能够无为而无不为。上德的人圣心真我主宰身国的生命活动,圣心牢牢地直接驾驭着阳我思识和阴我意识以及眼耳鼻舌身。后天意识的阴我的本质已经阳性转化归一,上德的行为,没有阴我私心欲念的参与而自然地行其德善,不留阴我意识的点尘癍痕。因而在没有任何阴浊性后天主观意识和思维以及表现的情况下,进行不求回报、毫不利己的道德能量布施。布施道德能量给众生和社会,无所挂碍,自然而然。
处于下德状态的人,由于德性的缺失不周,使人固囿在有为的后天意识中进行着“相”的意念和表现。因而要在后天有为状态中,在意识活动下进行德性的作为、修养而培补。“下德为之”,是在阴我心的意识活动状态下修持积累德行和德能,心身的主宰权没有完全交给阳我心的思识和真我心的无为识。所以只能在有为的状态下积修德性和德能,使阳我心的思识全权启用,真我自性的圣心君临内天下主宰心身。只有通过“为之”的长期道德修养实践,才能逐步完善德性的圆明,复返进入先天无为心身环境状态之中。“有以为”是“无以为”的基础,只有经过“有以为”的实践过程,才能进入“无以为”的状态和环境之中。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当人们身国中离道失德,阴我心的意识开始“仆僭主职”,既夺取真我自性的圣君司职,同时也压抑阳我心的思识以后,后天有为也就开始取代先天无为,道化所化生出的上德状态就不能维持,德性就不会稳定,必然会出现分化和缺失,德性就会化生出五个子系统: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上仁”是指真正充足圆满的仁德,它虽然在阴我心的意识影响下,不能完全摆脱有为的制约,处于后天“为之”的状态比较明显。但是,由于仁德是五德之首,内藏元性,元性是生命体元、质元、物元三元系统中的体元属性,元性这一体元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活力。元性的仁如果充足,就是体元的元性与质元的仁德能量完美的结合,在生命中能够自主地显现和表达。因而具备上仁的人,不用任何后天主观意识的思维和欲念来表现,也能显现出自然的仁慈博爱。上仁的慈爱是本性善的自然流露,不会严重地受到后天阴我心的意识制约。
但是义德却不同,义德在先天五元子系统中只是元情能量,在生命的三元分系统中属于质元,质元物质被具有阴阳属性的体元所使用。肺属金炁之脏,七魄居之,义德能量必须藉魄而显。所以,人们即使具备完整的义德,心身还是处于后天有为的内环境状态中,难以摆脱有为的状态的制约。因而必须在后天有为状态中显现义德,缺失时必须在有为中进行修养、培补。道德修养者必须掌握《道德经》的系统论而进行解读。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上礼”即在心中,在阳五行之中为真火、阳火、丙火能量,属于心中的阳我思识主理,属于大脑质层内的潜意识区。修养上礼就是修心,观心得道。上礼状态是最接近道性状态中的上德、上仁、上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人类的道德下滑到上礼也要有为而作的“为之”状态时,对体内和社会而言,都是难以取得大道的感应和响应的阶段了。这种离道失德的状态,所反应的是人们心中的阴我心意识,已经在心中三个我的主次位置上“篡权夺位”成功,阴我心的意识已经全面地屏蔽阳我心的思识和真我圣心的无为识,进而大权独揽,欲念私心的无明占居心身的主导地位,不明道德真谛。
心性修持大道生,重德修心本应是做人的一个根本前提,当上礼需要禀持规范地通过教化去提倡、去有为而为时,人们心中也就已经被无明所屏蔽,与道难以相应了。此时则需要振臂疾呼,大力强调修心、修上礼,保持住心与道相印,保持心灵与自然的同频共率。维护上义和上仁在体内或社会的存留。这样,我们仍然还有复归人体道德境界或社会道德环境的可能。上礼是维护心身之道境“无欲”的最后一道底线,一旦丧失,人的内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将失去与先天自然规律联系的最后通道,完全跌入“有欲”的后天状态之中,也就是将性命完全交给阴我心神的意识所主宰,而全面地丧失真道、真德,心中智慧之门将闭塞不通,阳我心的思识慧性被阻隔,真我圣心被尘封,愚昧无明的人生或者时代也就来临了,生老病死苦的灾难也就永远难以摆脱。所以要振臂疾呼:修持心德,将礼德转化成自觉的行为,复归于上礼,让心灵中充满道德的光明,才能进行全面地修持五德,复归于上德以合道。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人类心性的无明,心的离道失德,不能明白自然真理,丧失先天纯真,是逐步地下滑而丧失的。心为身君,心中道德的离失、败丧,是人们和社会道德滑坡甚至沦丧的根本原因。人心中失却礼德的规范制约和礼德能量的支撑,阳我心神的思识和慧性必然凿丧;阴我心神的意识的后天智识必然张扬;欲念私欲也就必然发展至登峰造极而没有止熄之时。人体内的道和社会的道丢失以后,就进入了德治状态或者时期;当人类完整的德性状态也出现缺失状态以后,就进入了五德之首的仁德主宰人体内环境或者社会治理的状态中;当仁德也丧失以后,就进入了义德主持内环境或者社会治理的状态;当义德也丢失以后,就进入了人身内环境或社会治理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礼德状态。上礼状态是人心和社会亲近道德的最后防线。这里所讲的仁、义、礼,都是指的上仁、上义、上礼。也就是真仁、真义、真礼;元性、元情、元神;阳木、阳金、阳火。
历史上三皇时代的道治社会状态,五帝时代的德治社会状态,五帝时代以后的较短时期的仁治状态,没有维持多久,就进入了文功武治时期的“人治”社会环境,开始离开了道德治世。“大道治世”演变成了“霸道治世”。由先天无为全面转入了后天有为的时期。完全丧失了大道,五德的状态也就支离破碎,若即若离。由于缺乏对道德观的正确认识,人类以阴我心识解释道德,各取所需,唯己唯欲,也就难以复归于道德。不能保持上仁、上义、上礼的内环境状态,人们也就难以摆脱愚昧无明,难以摆脱阴我心意识的智障。愚转智、智转慧、慧转无为也就显得遥遥无期,难以修证出真实不虚的德性内环境和社会环境,更不易返朴归真合道。我们的体内和社会也同样难以真正地安定祥和。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上礼的丧失,心灵先天无为状态的迷失,心中熄灭了光明磊落,必然使人下滑至形式型的“有意”为礼而礼的状态。心中的善性封闭在后天有为的状态之中,人心也就处于阴火之性的能量和心神主事,上礼是阳火,丢失了就是阴火心君主宰,人体内环境就会是一片阴气的天下。心灵意识也就居于后天有为礼教的状态环境中,此时人的苦难也就全面开始了,人类社会的苦难也就全面开始了。内环境的阴气弥漫,必然导致内乱自耗,社会的犯罪和战争也就永难熄灭。因为离失了礼德,必然心中阴我主事,后天智识用事,智德也就必然凿丧,从而导致轻视和丧失忠信,最终将会抛弃信德这个善土,忠信之泊(薄),信德阳土能量的淡漠浅薄,必然产生不信因果,不信自然法则,恣意妄为,戒律难束,法律难制,导致心身内乱和社会产生动乱。忠信,忠是忠诚、忠实。信,是信德,是真土、阳土,属脾。是后天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信于仁则能仁,信于义则能义,信于礼则能礼,信于智则能智。信德一立,则仁义礼智无不顺心变化。变化之道,即后天返先天之道,也就是洛书中错中有综,三五合一之象。信德是做人的最后一道底线,也是社会安宁的最后一道防线。礼德的火能生土,上礼一失,不能生真土,而心中的阴火生脾的阴土,人的信德也就丧失先天成份,堕入不符合道德真常的“自信”和“妄信”之中不能自拔,必然出现忠信之薄,必然乱之于内而祸之于外。礼即是心,心为身君,心失道性和德性,必然导致信德的沦丧。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前识者:道德仁义礼的意识观念逐渐退失,如舟在水中自然顺势而下。“前识”也是心场神宅中居表层,大脑神腑居浅层的阴我心识,是后天有为的主观意识,大脑表层意识。在太极图中离开了中央,偏执于阳侧的理数模式,只“知白”而弃“守黑”就是前识。当人类完全将心身的领导权交给阴我心控制,放任后天的意识活动主宰心身,跌落进入后天的意识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道生化阴阳中的表象。人类正是由于阴我心识的蒙蔽,才导致道德观念的不断沦丧。“华”即花,外在的、短暂的美。此时人为的礼教和刑律制约,不足以开启心灵的愚昧,只有上礼的心灵才能促使人明白道德。当人类抛弃了阳我心神的思识正觉,而以阴我心神的后天意识、智识主宰心灵以后,也就是愚昧的开始,社会也就进入了看似聪明但实际愚昧无明的时代。首,头脑。用意识取代心的思识,用智识蒙蔽慧性,就是愚昧的开端。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烈女子,应当确立弘愿大志,顶天立地。崇尚和实践心身道德的回归,实践生命真理的再造和自然大道的返朴归真。脚踏实地地修心炼己,立足于修证淳厚的德性,步入上德境界。摆脱浮华,表面的有为、后天、有欲的制约和封闭,实践淳厚的无为、无欲、无私的上德,复归淳德合道。
人人心中皆有道和德,只是被“泊”和“华”的阴我心神意识所屏蔽封锁,无法透发出来产生作用。“厚”和“实”,是指心场的深层和大脑的深层。心场的质层是阳我心神之宅(宿舍);大脑质层是阳我心神之腑(办公室);心场的核心区是真我自性之宅(宿舍);大脑核质区是真我自性的之腑(办公室)。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道德和与宇宙道德场相连接的系统,都在这个“厚”和“实”之中。道德修养和修心炼己的关键,就在于洗涤改造、阳性转化心场中阴我心神和大脑皮质层这个“皮”,而取阳我心、真我心和开发大脑质层、核心层的这个“此”。就在于用德性去掉阴我心神所主宰的意识之“皮”,让阳我、真我的“厚”和“实”:思识(阳我)、藏识、真我全面发挥道德的功用,引领心身复归于道德真境。
第3个回答  2020-05-02
第4个回答  2005-11-21
2楼的牛人啊

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