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0-10-14
要说 捷径还是 有的!
剪枝蔓,立主脑!要有正确的练习方法!
马步---任何武术都不应该缺少的一种锻炼方法!它主要锻炼腿部肌肉!
(1)我们都知道当用拳打别人时,自己也会受到反作用力!因此你要把全部的力打在别人身上就得承受得住这个反作用力————站稳!
(2)在攻击时,是先腿蹬地,将力通过腰转换到手打出去的!因此腿的力越打,打出的力就越大!
推-- 太极里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可以多推推墙壁,有石磨最好!其他如圆盘类似的也可以用到!
对练-- 武术一定要有人对练!没人对练 你都不会用好 你平时连的招式!尽量实战!
坚持-- 持之以恒
休息-- 合理的安排好时间 能事半功倍!比如 周一至周六 练习,周日休息一天!这并不会影响你练习进度的!反而会增长!除非你沉迷于玩乐之中.......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李经梧作为一代太极拳大师,在数十年的练拳和教学中有着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学太极拳要有“悟”性。有的人练太极拳练了很多年甚至练了一辈子都悟不开,悟不开,功夫就练不到身上。而有悟性的人,通过练拳甚至不通过练拳,通过别的事一下子就悟开了,一旦悟开了,就会豁然开朗,功夫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他讲了一件促他“开悟”的永记不忘的事: 有一年,他回老家。他很久不回家。母亲见到他非常高兴。家中有个小磨房,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母子俩在磨房里一边聊天,母亲一边吆喝牛推磨。牛也是有灵性的,母子俩一说话,牛就伺机站住不走了,磨也不转了。牛一站,母亲就吆喝一声,牛又走了。但两人一说话,牛又站定了,如是多次。母亲生气了,对他说:“你给我打!”李经梧遵命拿起旁边一个草料杈子,一只手扶在磨边上,当他手中的杈子一举,牛见要挨打了,突然用力拉磨往前走,李经梧扶在磨边上的手一受力,身体被磨边的转动力带动,全身失势,踉跄前跌。呵!他双眼一亮,老师传的古典拳论《太极圈》中的奥妙立时顿悟。《太极圈》诀为:“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工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过去他对此诀也读过无数次,但体会不深,而今牛的牵力转磨而磨催人,使他对这一拳诀产生了新的认识,理解到了太极圆转圈化、引进落空之妙。他感到,太极拳讲究以腰为轴,这个轴就象磨心,磨是原地转,而轴不动,轴虽不转动,但磨一转就把碰到它的力化去了。人的腰轴和四肢等部位如磨心和磨盘那样密切联系,就能在推手和技击中自然地化解对方的劲力,从而使发放随心所欲。他的这种认识一产生就象烙在心上一样永志不忘,在以后的推手中他应用这一拳诀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参考资料:http://www.hftjt.cn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0-14
想必楼主知道这么一句话,太极十年不出门。太极要练出功夫没那么快。
所以首先,你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太极本来就是个修身养性的功夫。
要想练的好,一是有个好师傅,师傅能给你每一招一式的意义,当然你也没必要很较真,必须把每一步都非要问出祖宗怎么发明的。。。
二是你要用心,用心去体会,不要机械的去打一招一式,多问问师傅,多看看网上名家的视频,找差距,这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模仿好了之后就是去想,去看关于太极的理论,去寻求它的内涵。
不在多,而在精。
当你养一种气定神闲的精神状态,你实际上已经练成功夫了。
而要练成实战能力,则需要长时间的功夫了,现在练太极的少年不多(想打架就去练散打,快,直接),有大功夫的也就那些名家之类的人物了,像陈小旺,陈正雷等。
无论怎样,用心去练,目的性不要太强,注重过程。
第4个回答 2010-10-15
太极拳需要老师在旁边指点,这样进度才会快。老师可以指出你哪里做的不到位,哪里不正确。在网上是找不到答案的。而且自己瞎练,如果出岔子,就容易出事。至于老师,清晨公园里的老头们,只要练的,肯定懂点,都可以成你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