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如题所述

首先,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塑造。
时代与人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强调了什么样的时代出现什么样的人物。因此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也应紧扣时代的脉搏,给人物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故乡》中,健康活泼的少年闰土二十年后怎么变成了呆滞麻木的木偶人?有“豆腐西施”之称的杨二嫂又怎么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如果把这两个人物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思考,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农村日益破产,农民日益贫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随着农民的破产,城镇小市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冲击,昔日年轻美丽、安分守己的杨二嫂也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以至于变得自私刻薄了,而杨二嫂的出现,又增加了作品主题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中是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前提。
第二,塑造人物形象应注意外貌、语言、动作的精雕细琢。
“以貌取人”固然有些偏颇,但它却充分说明了“貌”给人的直观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人的穿着打扮,判定其身份职业。因此人物的塑造也应根据其身份,职业等方面活化出符合人物特征的外貌。鲁迅最擅长外貌描写“寥寥几笔,而神情逼肖”。他塑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是孔乙己灵魂的标签、悲剧命运的广告,孔乙己不肯脱去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而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安慰,其特殊身份和迂腐麻木的个性特征,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个性化的语言也是塑造人物的关键,优秀小说大都能做到,“即闻其声,便知其人”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范进的“噫,我中了”!都不失为塑造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典范。而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写好人物的动作,则能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吴敬梓成功地刻画了范进见到梦寐以求的中举喜报时,“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而后发疯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这些动作描写,不仅是对范进这个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辛辣嘲弄,而且也是对整个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无情鞭鞑。
另外,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不能离开具体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人物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是人物思想性格表现最重要、最突出、最深刻的部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情节就很曲折动人。文章通过“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把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地展示出来。菲利普一家尽管生活拮据,但每星期总要衣冠整齐地去海边栈桥上散步,而且父亲总要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哎!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真是朝思暮盼,望眼欲穿。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父亲的弟弟--于勒在美洲发了财,于是全家人对于勒赞不绝口,希望于勒早日回国,好利用于勒叔叔的钱实现他们拟定的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可无巧不成书,当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巧遇于勒,发现于勒已经沦落为分文不名的穷水手时,一下子由希望的峰巅跃入了失望的深渊,热切的盼望却变成了无情的躲避。是什么原因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从盼之唯恐不至到避之唯恐不及呢?钱!为了钱,富在天涯盼相见,为了钱,穷到眼前不认亲,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的主题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来了。
总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凭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