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
这不是口号,是行动指南。虽然说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传统文化,家风也应该有独特的个性。但每个家庭都是跟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孩子们长大后都要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建立家风,必须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成员的要求,使家风既有家庭的个性特征,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家风,才能使孩子将来能立足于社会。
第二是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
家风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但家风的决定者,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家长的自身修养事关重要。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这不仅是以身作则的问题,而是父母的人格决定家风的方向,自然也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
第三是利用家庭集体教育和影响孩子。
所有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哪个家长都不能放任自己,谁也不能迁就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教育的整体,而这个教育的整体,实际上就是家风。
第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是教子
的先决条件。在家庭生活空间里,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民主平
等的关系、文明礼仪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等,对孩子的成长
都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和催化因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不仅说明学识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以身作则的示范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家风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
1、重视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良好习惯,告诉他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分数,而是要知荣辱、明事理、守法律。
2、孝敬父母、与邻为善。身体发乎受之父母,你对父母的态度有可能就是你孩子以后对你的态度;远亲不如近邻,与邻居友善共处,让孩子们在和睦的邻里关系中成长。
3、讲信义。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明天再买吧,等下次吧,父母可能忙于工作而忘了这事,但对于孩子来讲则是心灵的伤害,所以父母在家里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答应过的事情尽量满足孩子,如果没有办法满足,则要与孩子解释并得到谅解。
4、此外还有崇尚勤俭、不浪费食物、广行善、不逞强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道理。什么叫做身教?就是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好榜样。如果只和子女空谈理论,讨论原则,父母的实际行动不能配合,恐怕很难收到效果。
父母告诉子女不要睡懒觉,自己却蒙头大睡,日上三竿还不起床,那么父母即使费尽口舌,大概也不能使子女信服。希望子女用心读书,父母先示范喜爱读书,自己每天晚上读书给子女看,子女也会觉得读书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效法。
当然,以身作则教养子女,并不是要求父母去做圣人。能够做好的就以身作则,实在做不好的也要跟孩子说明白,最起码也应该以身为例。比如母亲可以对子女说:“爸爸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没能管住自己,养成了抽烟的坏习惯。他一直想戒烟,可是真的是很难戒。我们要一起鼓励和监督他,帮他尽快把烟戒掉。”母亲的不良习惯,同样由父亲委婉地向子女解释。由另外一方来解释,是为了避免使子女认为父母在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更加利于子女接受意见。
再有一点,就是现在的人非常重视的孝道。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既是子女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子女。如果不能在孝道上面以身作则,反而迷失了方向,在父母面前,对自己的子女百依百顺,岂不是直接伤害了父母的感情?
我们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当宝贝似的,眉开眼笑,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却有很多意见,不但语气不好,态度也相当轻率,处处显得自己比父母高明。难怪今天的父母,也希望子女长大了干脆搬出去住,免得整天看那种脸色,心里既烦又冷。
反过来说,在子女面前,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做子女的典范,其实是最好的教育。子女的眼睛是雪亮的,父母怎样对待祖父母,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来长大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父母。这种现世报应,是怎么都逃不掉的。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明了,对于子女的教育,一定是身教重于言教,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子女的榜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优良,具备良好家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