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总是要家长推着往前走怎么办?

如题所述

你有很多关于教育的困惑和问题,希望得到权威、靠谱的解答?

百日行动派活动期间

孩子(8岁,女孩)每次写作业,都要大人催着,也不能独立完成,写作业磨磨蹭蹭,大人一说,她还犟嘴,特别爱哭,道理讲一大堆,嘴上说明白了,过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我真是没办法。

应光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

在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类型多种多样,孩子也千差万别,是很难找到一把万能钥匙的。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我们一直用外部力量去推孩子,我们去讲道理、监督、催促??这些力量再大都很难让孩子真正地改变,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

首先,帮助孩子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次提到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家长觉得跟孩子说了很多了,孩子似乎也都明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见孩子跟妈妈汇报说:“妈妈,作业我完成了”,“今天我认真听讲了”,这样听下来,好像孩子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完成好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是因为我妈让我学习。

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去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孩子对什么最有兴趣?学习的责任是谁的?为什么考好了会很高兴?如果学习不好,就应该否定这个人吗?为什么身边这些事会发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有哪些等等。多问问这些问题会帮助我们和孩子看到学习的目的,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认知。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事情就没有效率。人类DNA中本来是有“进取之心”的,孩子原本就是希望学习、希望成长的,每个孩子都想“我要懂得更多”。恰恰是“我要懂得更多”,会让孩子产生目标,进而形成动力,做事情才会有效率。我们帮助孩子很好地认识学习的本质这一问题,孩子才可能真正地主动学习。

其次,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一个孩子愿意完成一件事,除了好奇心、责任感等,往往是基于以前有过良好的体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学龄期6—12岁的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时期,如果他们能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他们就会形成自卑感。

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作范文读出来。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的肯定和鼓励,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可能在学习排名、老师家长的肯定、同学朋友的归属感中找到成就感,而成绩表现不好的孩子在这些方面都很难找到自信,从而无力改变,于是就出现了雨田家长提到的“过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期间还伴随着孩子委屈爱哭、烦躁发脾气的表现。

我个人建议,家长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留心观察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让孩子找到成就感,比如:

虽然你那么累了,但还是坚持完成了,真不容易!

这次完成作业的时间比以前短了一刻钟,有进步!

这个问题虽然你不会,但是你现在不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了,妈妈很高兴!

学习固然有枯燥的一面,但还有创造的乐趣、解题的专注、成就带来的高峰体验、解出来难题带来的满意感及向他人请教获得收获的人际满足等,这些都是其他娱乐所带不来的美好的体验。我们家长就可以借此营造氛围,让孩子感觉到收获和进步就是最好的奖励,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在动力。

此外,让孩子感受到情感的支持。

提问中两位家长都表示,孩子道理都明白,但还是不愿意改,这就像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健身重要、熬夜不好,但是为什么还不行动呢?其实能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不仅是认知,还需要情感支持,所以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健身小组、早睡小组,有了支持系统,我们更容易去行动了。在家庭中,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支持,相反听到的是家长的催促、责怪,孩子即使不用语言反对,但是他们会用拖延表达不情愿,这就需要我们在家用语言营造轻松、温暖的氛围。

从“质问”改为“分享”:

今天都留什么作业了? VS今天有什么收获、有意思的事情吗?

从“催促”改为“提问”:

你快点写,不要磨蹭! VS你今天打算怎么安排时间?

从“过去”指向“未来”:

你昨天就拖到11点,还不长记性! VS你今天可以早点写完,那就有更多时间看课外书。

事实上我们发现,凡是发展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通常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话通常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

最后需要说的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就像缠缆绳,只要你每天缠上一道,一段时间后,好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改掉不好的习惯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调整,让孩子知道做每一件事的目标。我们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邀专家陈默老师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我想分享给大家:我们陪孩子写作业,不应该像一只老虎盯着一只小白兔,而应该是一只小灰兔陪着一只小白兔。我相信这样的氛围,一定可以滋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地主动学习。

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更好的父母!

您也有问题想提问和交流?

只需要点击下方小程序图片,

进入打卡页面即可提问或分享见解!

欢迎参加百日行动派并分享到朋友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