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达人帮忙看看,这道题该怎么做,要有过程哦,谢谢

如题所述

从《遨游汉字王国》看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不同的学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第二学段每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像“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课外活动,课内展示。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继续安排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教学单元。 翻开这一组,我们会发现它的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截然不同,也与近几十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面貌迥然而异。它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按照这些建议开展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搜集,教师也可以作补充。这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上是一种突破。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从各地教师的自发性尝试,进入了国家课程的规范性实施;从以课外开展活动为主,进入课堂教学的领域,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成了我们急需探讨的课题。本文试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怎样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凸现三个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我们首先要把握它的特征。我以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活动化
“活动”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学论中的“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也不可能单独起源于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现代教育十分重视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主张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品格。
儿童具有好“动”的天性。综合性学习可以发挥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不是采用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讲、听、读、练的方式,而是通过猜字谜,搜集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文字材料(如歇后语、诗词、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这种“活动”是学生喜爱的,有的本身就是游戏;活动中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不是只读书本上已有的结论;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而不是只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拿“调查街头错别字”来说,它的“课堂”首先是在街头,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有的字学生自己也拿不准,需要去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老师,然后才能统计数据,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还要通过走访、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向商店或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我们的意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课堂里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的学生来说,活动化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对教师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尝试。
1/5
(二)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教材的提示是:“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强调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
《遨游汉字王国》是任务驱动型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教材规定了活动的任务和范围,教师也要安排布置活动,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觉主动的活动才能完成任务。具体的活动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这组教材中,“有趣的汉字”板块建议开展猜字谜等3项活动,“我爱你,汉字”板块建议开展社会用字调查等4项活动,限于教学时间和当地的教育资源,不可能每个小组全部都去做。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在每个板块中选择一两项去做,以及怎样开展,用什么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等,都由小组同学自主决定。“自主性”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恰当的选择。学会选择,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综合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用信息诱导而不是以指令来约束学生。比如搜集书法作品,老师可以介绍我们学校哪几位老师的书法特别好,最近学校里有些同学的书法作品得了奖等等,至于怎样搜集就由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教师可以把当地正在举行的书法展介绍给学生,他们利用休息日去参观,再仿照举办班级书法展等。
(三)探究型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但它也遵循这个规律。要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前一个“实践”和后一个“实践”有什么不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说,哪一个价值更大?就会发现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对知识形成以后的应用性实践活动相当重视,设计多种练习让学生巩固,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活动,包括课外实践活动,而对知识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却重视得不够。比较多的情况是,教师匆忙导入新课,尽快得出结论,学生没有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知结构理论的代表任务皮亚杰认为,“复制的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追问

怎么做

怎么做

答案

追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