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期盼的时候就是过年了,过年的时候年味最浓的就是除夕了,我家乡除夕有着不小的习俗。
首先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吃了,过年的时候有几大菜是必须的不能少的。酥肉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它是用猪瘦肉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倒进调料搅拌,再抹上面粉,最后放进油锅里面高温炸,炸至金黄色。这个时候酥肉是已经可以吃了,但是我们一般不直接吃,都是切成片放进汤或者蒸着吃。
按照我们的习俗除夕夜是不能在十二点以前睡觉的,因为我们要要守岁。如果十二点之前就睡觉的话就会给新的一年带来不幸。因此除夕那天晚上我们都会一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或者是一起聊天等等。初一的第一天是不能够扫地的,即使地面再赃也得过初一以后再扫,如果扫地了的话就意味着把自己家的财扫走了。
除夕夜是特别喜庆的日子,这一天我们那里有个习俗是把自己家的祖先祖辈“请”回来,请回家过年,就是一大家子人,不只局限于爷爷奶奶一家,而是到老奶奶老爷爷那一辈甚至更远的关系,总之就是一家人,在村口出放鞭炮,放大礼炮来把自己家过世的老人们请回家一起过年。每次这时候我们村都处于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导致我一下午都不敢出门。
然后大约三四点就开始包饺子了,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小孩儿也跟着一起凑热闹,电视上放着各大春晚彩排的采访现场节目,电视上那种专属于过年气息的音乐生也时不时地传来,一片喜气洋洋。包完饺子后就早早的吃饭,天不黑各家就差不多都吃完饭了,在吃晚饭之前都要在院子里放一支鞭炮。
吃完饭之后出去玩,以前在日常没有空去的人家趁着这个节日也都到处走走,街上挂着大红灯笼,红红火火很好看。回到家后还要包一次饺子,留着明天早起拜年的时候煮着吃,这时候还会有人陆陆续续来串门玩,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拉呱聊天,也可以坐下来帮忙包饺子,很和谐温馨的时刻。
祭祖。清明节是那些逝去的人们的节日,也是扫墓踏青的日子,然而我们这里,除夕夜里也会有这种活动,寓意大概就是让祖先让亲人保佑一家人这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一般祭祖用的都是“大菜”,就是猪头肉,一整个猪腿这种菜,摆在供桌的最中间,两边再放上米饭,这种米饭是很不一样的,并不是直接盛一碗米饭那么简单。而是把两个相同的碗都盛满米饭,然后扣到一起,再把另一个碗拿开。这时就在米饭上插两根筷子,大肉放中间,两边都放上米饭。
吃年夜饭之前就要先祭祖。先给祖先上香,接着烧纸钱,一般都是爷爷弄这种重要的步骤,爷爷嘴里念念有词,祈祷家人平安,这个步骤过后才能吃饭。
另外一个就是守夜了。我们这里从除夕夜里到春节早晨,要放三次鞭炮,第一个是过年的鞭炮,第二个是接年的鞭炮,第三个是迎新的鞭炮。
吃过年夜饭之后,家里人或者围在电视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还一边包着饺子。在不然就是村里人都出来玩,热热闹闹的一条路上满是人,互相祝福。
但是夜里十二点之前肯定要回去,因为要接年,家里人都得回家,才能放鞭炮,不然把家人给挡到外面了。所以大部分人一到十一点,就陆陆续续回家了,接年之后,才算是到了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