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又是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体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习惯成自然”,一辈子受用不尽。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财富,教育好孩子就等于拥有了未来。作为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是由于家长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家庭教育观的转变,忽视了家长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全过程的影响作用,在小学升入初中后家庭教育低质量的问题就明显的暴露出来了。对于即将升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家长来说,现在注意这个问题还可以作一些补救。1 、指导孩子订计划,养成学习有计划的习惯。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以及与家人情感交流等内容。家长指导孩子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内容,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要达到什么要求要非常明确。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要朗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周六和周日应该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能随意,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文体活动。有能力的,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订学习计划要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家长不能包办代替,但要提出指导性意见。要尊重孩子的权利,鼓励孩子充分地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这样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不是父母强制的。家长要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以放弃。 2 、帮助孩子“入境”、“入静”,养成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在家里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时家庭环境尽量保持安静,电视、电脑最好不开,如果在不同的房间,应把门关好,声音调小。条件允许,每天能有一段时间全家人在一起共同学习、读书、看报,必要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样的家庭氛围最能促进孩子专心学习。孩子学习时要教他自己提出学习任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要有要求。如语文 1 小时内完成作文(与考试时间融合),数学 90 分钟内完成一套测试卷,对语文的听写、背诵,数学的口算,简算等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时限。要让孩子带着明确的目的,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能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予鼓励和适度评价。坚持下去,就能养成专心、高效的习惯。有的家长只知道每天催孩子完成作业,常不以身示范,自己坐在牌桌上抛给孩子简单的一句话:“快把作业做完,不然我怎样?”或者淡淡地说:“把作业做完我就给你买好吃的”可见家长把做作业当成了一种任务,不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做好,只是追求把作业做完,对孩子来说作业就会快马加鞭草草了事。实际上这是家长不了解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和训练,稍不如意总以长者的身份训斥孩子,不知道以身作则,长期下去使孩子养成了马虎潦草、应付差事或学习磨蹭、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不讲效率耗时间的坏习惯。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责任大都在家长。 3 、指导孩子学习,养成独立钻研的学习习惯。 做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孩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既是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有些孩子不愿意下功夫自己做作业,要么在学校抄袭同学的作业,要么在家里要家长替他解答、替他检查,要么干脆不交作业,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巩固知识的。因此,作为家长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和借口,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孩子有困难,家长只能给予讲解和启发诱导,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困难,决不能越俎代庖。首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时,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引导孩子一题多解,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有时还应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去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指导孩子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以便 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的孩子掌握知识来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当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孩子喜欢探究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筋。作为家长切记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甚至表现出不耐烦或讨厌的情绪。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尽量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查阅资料,培养孩子执着追求不放弃的良好探究习惯。再次,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互相考一考。如:语文中的课文背诵,数学公式、法则、口诀的记忆,数学解决问题中数学信息的收集与解决方法的运用等。内容、规则应该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就必须有准确答案;家长还可以考验孩子在学校听讲的情况,让孩子象老师一样把每天学的知识讲述给全家人听,实行奖励机制(家长注意调控)。【让孩子象老师一样把每天学的知识讲述给全家人听 --- 这一做法很有效】 4、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必须要矫正不良学习习惯。 要持之以恒,经常给孩子提出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从细小的地方改掉一点坏习惯,增加一点好习惯,锲而不舍、因人而异,逐步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容易使孩子有自信心,也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现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大的困难不是孩子本身,而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 包括老师,因为家长、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现在和过去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而且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比如我们常说的专心,作为家长既然规定孩子读书 30 分钟,那么在 30 分钟内家长就不能让孩子分心,最好不要一会儿端水,一会儿打扇,有什么疑惑,等孩子读完书再理论。所以要求家长学习科学知识、用现代教育观念检查自己言行,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4. 引导孩子养成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自己不查阅工具书而是问父母,这就形成了懒于动手的毛病。更不用说自己主动查阅资料了。所以这个习惯的养成,家长一定要重视。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的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学习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家长要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家长应给孩子做榜样,不认识的字词不能一带而过或置之不理,应该主动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5. 鼓励孩子养成善于请教的习惯。 勤学好问是善思乐学的表现,现在的孩子,可能是太自信,也可能是环境的影响,主动请教问题的少之又少(特别是六年级的孩子更腼腆),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不去想办法请教弄明白,而是拿同学的作业抄之了事,这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请教习惯造成的。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随时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 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不能解决的。而那些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的研究后再去请教收获会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多锻炼几次孩子就会问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