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着重从哪些方面实施教育

如题所述

童年期因其发展的平缓和无尖锐冲突而未引起发展心理学家的充分重视。但对于教育家来说,儿童由于童年期所具有的天真、对成人依赖,平静的心态,可塑的品格,极强的吸收能力等特质都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个人的未来,人们都没有任何理由忽视童年期的教育。
  童年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并热爱学习;学会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中生活并热爱学校、集体,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旨在为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未来的具体生活道路很难准确预测,但要有继续学习,发展小学获得的基础知识、技能的能力是最起码的学力要求,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人渡过众多的难关,可以使人生出勇气、生出希望、生出力量、生出智慧。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从小学起就注意造就这样的态度,那就是对每个个体发展的最宝贵的贡献。但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常常只记住了前者,忽视了后者。
  为此,小学教育要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多种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扎扎实实的发展。
  儿童的身体比起幼儿来虽强健得多,但与繁重、持久的学习任务相比还是弱的,因此,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在儿童进入小学的最初一年尤其要注意,不要使儿童一进入学校就产生惧学、厌学的心理。我国近十年来开展的有关“低幼衔接”的试验就是试图合理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对儿童健康的关注、保护以及增强儿童体质的意识与措施应贯穿于小学教育乃至各级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一任务在儿童时期之所以尤其重要,是因为儿童还不懂也不会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各种器官,成人教育者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更为重大,稚嫩的身体可以锻炼得结实,也容易受到损伤。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近视率的提高、心血管、神经性疾病的增多是不可小视的问题。在小学期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清洁卫生习惯是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保护。
  在学习方面,除教学内容外,读、写、算和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今后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其中手工操作往往被忽视,然而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一般在童年期就有所表现,动手能力的训练错过了这一时期,奏效就较慢。另外,最为艰巨的是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书面语盲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检查、订正作业错误,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一阶段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是与能否克服困难密切相关的,也与教师的坪价相关。所以,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孩子进步与独立性的关心与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要相信学生会成功,并善于通过多种方法使儿童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成功。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