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用好“无声语言”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占主体,而教师良好的礼仪、得体的言行在师生交往中则更有助于创建让学生有安全感的教室文化环境。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教学用语的副语言,它包括教师的目光语、表情语,以及教学对话中的时空语。
作为树人育人的教师更应注意教学中的行为仪态,时刻谨记须谨言慎行,避免触碰学生个体空间的红色地带,个体的心理安全区域一旦被闯入,学生便觉得受到了威胁,处在危险之中。
(一)
目光注视的“收”与“放”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无法理解课堂纪律,即使教师长篇大论,他们仍然难以深入领会,当课堂上发生违纪失当行为时,教师可以运用眼神的力量。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走动,教师选择无视并对端正地坐在座位上的同学进行表扬,有相应行为的同学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全班学生也会立刻明白课堂上随意走动不符合课堂规范。教师有意的忽视课堂失当行为,反馈给学生的信息便是:这种行为无法取得教师的关注,我不能这么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目光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停留的时间,太短的一瞥会向学生传递出教师的厌恶情绪,太长的停留也有可能会导致课堂焦虑或显露教师的偏爱情绪。
当然,学生感觉到的信息还会因为学生个体的不同性格特征而不同,但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是需要目光语的,这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正在倾听学生的表述,并且也乐于倾听。这时候的课堂是温馨的,让学生觉得踏实安全,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亲人。
(二)
合理的表情语让课堂更高效
绝大多数情况下,表情是个体对外界刺激最真实最直接的反应。即使都是微笑,它传递的可以是赞赏,也可以是贬责,这些微语言都能被学生捕捉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懂得“察言观色”。表情语运用恰当,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必要时配合着表情,课堂上便多了一丝诙谐,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上丰富而得体的表情是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畏怯心理的强有力法宝,这种情感管理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才会感到安全与自在,二者如果失衡,心理上的安全警报信号必定影响学生的学习专注力。
(三)
安全的时空留白
时空语,顾名思义分为两个方面———时间和空间。首先,在时间上给学生留以“空白”。短暂的沉默不仅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可以缓解教师教学中的紧迫感,同时可以给分神、分心的同学以警示。比如,下午上课学生很容易犯困,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便成了催眠曲,讲课过程中的戛然而止反而让沉闷的课堂突然起了一丝异样,学生会有一种“做贼心虚”的心理,不自觉地对号入座。
其次,在空间上的留白。空间语言学(也称界域学或近体语言学)中将空间语(界域语言、个人空间或人际距离)定义为:交际者之间以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它是人际交往中特殊的无声语言。在教师与学生交往中,可以这样定义课堂上的空间语:教师个体行为的空间距离所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一般这个空间距离控制在45厘米左右,太远显得生疏,太近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
空间的存在还具有心理学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年龄越小对新环境适应的时间就越长,这个空间存在的时间就会越长。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安全区域,只有个体处在这个安全区域内才能获得安全感。在与人交往中,这个安全区主要是由身体周围的空间组成,如果他人擅自闯入,尤其是不亲密的人踏入这个安全范围,个体便觉得不安全。但不能否认必要时候教师在身体上的逼近,会让“神游、钓鱼”的学生立马精神抖擞,而成为驾驭课堂的有效手段。
教师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通过完美的融合与展现,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就像多米诺的第一块骨牌,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身后无数的学生。即使教师再微小的不良言行举止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后果都不堪设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谨言慎行、巧言雅行,创造温馨和谐、亦师亦友的教室文化环境,消除学生在教室里的恐惧与疑虑,让学生感到安全与放松,更好地投入学习,更快乐地成长。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