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叶面有白色粉末是因为叶子沾染白粉病。
月季适应能力强,花色鲜艳,在换季的时候,容易遭受白粉病,月季叶片表面会出现一层粉末状物体,如果不及时处理,粉末状会迅速蔓延,所有的叶片都会出现同样情况,导致叶片逐渐枯黄,影响月季的生长。
在白粉病初期,可以将感染的叶子及时摘除。如果病害严重,可以选用50%多菌灵和70%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稀释后,喷洒在虫害的叶片表面,然后浇水养护,一周后病害效果就能改善。
月季花养殖方法:
1、盆土选择
养殖月季花的土壤要确保营养充足、疏松透气,一般选用园土、嵇康灰、垃圾土、河沙等混合制成。花盆则应采用透气排水性较强的瓦盆栽植。
2、肥水管理
足够的肥料供给,能够让月季花的个头大颜色艳香气浓。浇水在生长期每隔2~3天一次,避免因浇水过多形成积水过湿情况,泡烂植根。
3、光照温度
月季喜光,养殖过程中每日必须保证有6小时以上阳光直射,冬季延长光照时长。发育适温在18~22℃之间,低于5℃则可能出现冻害。
4、科学修剪
在植株生长到15~2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要摘心打顶,促使侧芽爆发。花期时修剪衰败花蕾,控制月季的花期,使其自然开放,延长花朵盛放时间。
月季生长迅速,在植株生长过密的情况下,空气流通性差,需要将月季进行适当修剪,可以将一些病老枯死的枝条进行摘除。
有可能是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危害月季、蔷薇科植物等花卉,5月中下旬初次侵染,6、7月份蔓延。受害后,叶面、嫩梢上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该病的发生可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在寄主表面发育,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桶形,5至10个串生,主要以菌丝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一展开便布满白粉,这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病原为真菌类,发病后无臭味,白粉是其明显病征。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翠姆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 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至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发生。
月季的花蕾和新叶上有层白色的粉末,一招搞定白粉,还能预防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