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学员群里有位宝妈说:晚上十点了,4岁的儿子还不肯洗漱上床睡觉。怎么哄孩子都不听,她被气得怒火中烧。一下子推开了娃,随手回到房间把门锁上了。孩子的爸爸在外面苦口婆心地劝她。
其实,听到孩子在外面的哭声,她自己特别的心疼,但却怎么也压不下火气,不能像平时一样去把孩子哄上床睡觉。
无论是在职场打拼的妈妈,还是全职在家带娃的老母亲都有过这种疲惫的心态。我们都想着要当一个好脾气的妈妈,到头来发现自己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柔。然而暴躁的母亲,会给宝宝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影响孩子的性格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如果妈妈的脾气暴躁,孩子多数会有这样的性格。虽然,子女很讨厌母亲的这种行为,但因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去模仿母亲,有时明明知道这种情绪处理方式是不对的,但到最后,也会用妈妈的方式,处理矛盾和冲突。
就像我有位女同学性格很强势,在家里老公孩子必须什么事情都听他的。他们夫妻矛盾也很多。每次争吵之后,老公摔门离开。而她却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的发脾气,甚至说:不离婚就是为了孩子。而她的孩子,从很小就很懂事儿,总是一副小心翼翼地样子,生怕惹的妈妈不高兴。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这样的环境实在是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他们甚至不敢在父母面前撒娇。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他时刻都要察言观很怕父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儿就大吵,闹得家里没有安静的时候。这样的氛围里,孩子性格会变得自卑而胆小。
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有时候妈妈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会对着孩子的吼叫斥责,甚至会动手打孩子。我们都知道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经常都是零,说出的话语会口无遮拦,很多妈妈都会这样对孩子说:真是后悔生了你,和你爸爸过吧。母亲经常这样说,孩子就会觉得缺乏安全感。而且长大以后也会多疑,不敢相信别人。
有一项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开始的时候妈妈开心地和孩子一起玩耍,随后,母亲又换了一副面孔,不管孩子做什么,母亲都是面无表情,数据显示,在妈妈面无表情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的压力激素迅速增加,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孩子大脑中关键的脑细胞极有可能死亡,但是,当母亲又有了笑脸之后,孩子会克服恐惧立刻朝着母亲爬去,想要妈妈的一个拥抱。
没有成为妈妈之前,我就特别喜欢小婴儿,看到亲戚朋友家的宝宝感觉特别的可爱,都会亲热地接过来抱一下。在咨询时,如果看到哪位妈妈大声地吼孩子我就会劝:孩子不懂事儿不要这样训他呀!
但后来轮到自己,确实也有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才知道做父母肩头的任务很重,人非圣贤总有崩溃的时候。
妈妈如何控制情绪
但是我们每一位当妈妈的都有这样的状态,被孩子闹的特别想大发牢骚。或者直接对着孩子大吼一通,把自己的情绪都宣泄出来,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应该怎么做呢?
一方面,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照顾孩子。有的时候我们可能由于工作太忙碌或者是生活压力很大,很想躺下来安安静静的休息一下。但是看到孩子跑过来,还是会立马强打精神挣扎着爬起来。真的起来之后状态也不好,倒不如让宝爸或者是家人照看一会儿孩子,等到自己休息好了之后再起来照顾娃。
有位学员群里的宝妈就是这样的,她平时的工作很累,下班回家对孩子的陪伴也是尽职尽责的。但是那么几次真的是被四岁的孩子磨得不成样子,她也想大声的训斥娃,但又怕吓到他。只能选择暂时躲开走出去,等到情绪平复之后再回来。
我们选择去练瑜伽,或者是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去宣泄自己内心的压力,这样可以消除精神上的疲惫感。哪怕只是一个人慢慢在外面走走,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慢慢接纳属于自己的坏情绪,一点点平复。妈妈温和了,宝宝自然变得阳光。
另一方面,借助动作提醒自己,温柔和孩子交流。我有一段时间心情不好总是会对着孩子大声的说话。大宝很委屈地对我说,爸爸,你能不能不跟宝宝这样喊啊!听完孩子的话,才感觉到,自己确实带着情绪去和孩子们交流。
于是,我试着每次和孩子说话时,都带上一些动作,提醒自己别把孩子当做''撒气筒'',我拍会着孩子的肩膀蹲下来和他耐心的交谈,或者拉着娃的手和他平等地沟通。因为我的情绪变得平和了,孩子也特别的安心,有了什么新鲜的想法,都会第一时间跑来告诉我,或者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向我倾诉。
宝宝高兴地说,我很喜欢温柔的爸爸,家庭氛围也变得很好。我和老婆每天晚上,都开心带着两个娃地围坐在一起客厅里交流互动,真的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