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题所述

首先父母在世要孝,故后要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从侧面说明了什么不是孝,并极其言而等同与饲犬马。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老爸老妈,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住好了,就是大大的孝子贤孙。像现在一样,逢年过节了,寄点儿银子(比如50元——仅占日常开支的九牛一毛)给父母花花(父母很多时候舍不得花,给孙子孙女攒着呢),就是孝了。还有许多年轻人连五十元也不寄来的,寄来了的,老头老太虽然在家里孤孤独独,“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但看到五十元还是欢欢喜喜的。所以现在的人,以为养好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好喝好,所以光是养好而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和体贴,就不是真正的孝,是形式上的孝,甚至是一种私心,大多时候在做给亲戚朋友们看。孝不是形式,是心灵的光和热,是言谈举止之间自然流泻的天伦之乐,否则,对高堂,就无异于养狗养马,自己也和畜类不远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脸色温和谦恭,一而贯之,难矣哉。不敬何以为孝?说的就是脸上要看出来温和敬笃,就是形式上的孝,更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古代对前一辈的尊称)。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即假定)——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呢?“色难”。脸色很重要,老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顿,用冷硬的语调,面无表情的说:“喝!”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孔子在回答两个弟子的问孝中,互有挥发,可谓所言极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7
好好做人,好好做事^_^
第2个回答  2008-10-27
从你落地之日起,注定你一生都无法报答完父母的恩!
古语说:百事孝为先!
只要你孝顺,也就是在报答你父母的恩!
减少父母的几分操劳,更是在报恩
第3个回答  2008-10-27
也许等你有了孩子可能就知道了
其实父母想要的不是你的报答
而是你过的好 听他们的话 走正规的路 如果成绩不是很优秀 工作不是很出彩 至少也不要让他们为你操心 其实父母要的也不是你给他买大房子 而是你有事没事的给他们打个电话 周末的时候带老婆孩子回家看看他们 他们作饭给你吃的时候 就算不好吃也要说好吃 很香 等等赞扬他老人家手艺好的话 《常回家看看》这个歌 让陈红唱的没人爱听了 但是我父母爱听 其实这也是说明了这首歌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
如果你不在他们身边 多大的房子 多少个保姆 都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第4个回答  2008-10-27
好好学习 好好工作 健康成长
第5个回答  2008-10-28
父母想让你干嘛你就干嘛这就是报答养育之恩!我看孔夫子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社会伦理也适用,法律制定也基本倾向于此。个人认为:孝道这与父母水平,家庭环境相关,不然,生了你养了你你因其而生不因其而死岂不是不孝道,可你能是天天贴在父母身边的虫吗,你能是父母肚子里的虫吗?你能为了孝道抛弃你的一切吗?所以,定论:报答父母养育恩凭天地良心,孔夫子假仁假义迂阔之极!
说个简单的吧,你老爹爱喝酒,你给老爸买茅台他就天天开心说你孝子吗,他就真的天天开心吗,老娘身体不好,你天天给她买滋补品这个仪器那个治疗仪她就回到大姑娘时代吗?再者,你不出去赚钱给他们买这个那个,天天留在他们身边,他们会像侏儒一样的养着你吗?时代在前进,别做回头人啊!
再者说一句,你也会老,你也会有更年期,生理的问题,你如果能理解,你能替代的了嘛?我认为,历史长河,有姓留即可,不要为所谓报答什么而庸人自扰!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