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4-10-19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谦恭和谨慎,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 立身不从一步起,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尘脱俗?处世不会退一步,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堂正为人?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追求与志向,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处事和做人,可是,倘若蚍蜉撼大树的狂妄,蝼蛄不知春秋的无知,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与成功无缘。自立,需要自身的信心和智慧去寻找;自强,更需要我们的毅力和反思。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我们自省的真诚过程,自省的高尚精神。 一省吾身,知书不可不虚,虚则文理而居;人心不可不实,实则为欲不入。心灵的谦恭,为人的谨慎,才是对抗物欲诱惑的坚实堡垒,才是抵抗物欲侵蚀的不坏金身。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抵得上心灵的纯净,自省吾身的高尚。既然这样,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还固守着一方心灵的净土吗?当尘世洗涤之后,心灵还如莲花般洁白无瑕吗?否则就要三思自省以清污,三思自省以退浊。 再省吾身,知孤云出岫,去留无一相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自省需要我们的心空一片宁静,需要我们的情愫一片真诚,道存心底再观世界。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它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它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么,我们如何超过尘世的眼睛来重新审度?宁静而后知“至远”,淡泊而后知“明志”,让我们睁开心底的那双自省的法眼,从一颗淡泊的宁静的心出发来观察我们的生活,来享受我们的人生。 三省吾身,知情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美景不在阔,而居篷窗竹屋之下,风月亦奢。自省,让我们清空心中的欲念,重拾身边哪怕只是微小的幸福与感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渴望,重获身边哪怕只是点滴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点生活的行装,重整身边哪怕只是丝毫的坚毅与信念,从而在自省后找到心的归宿,灵魂的彼岸。 古人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今天,我们三省吾身,则应自省的是追求,是信念,是情操。但愿自省之后,我们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痕,漫随天外风卷云舒。
第2个回答 2014-10-19
自省是一种工具,一种能够使人恍然大悟,并不断完善自我的工具。
自省是一段缰绳,是一段驾驭骏马的缰绳,挥动缰绳,骏马飞驰,像离弦的箭一般,直奔前方,但关键时刻,我们也要猛然拉起这缰绳,让马急停下来,因为前面就是万丈深渊。这就是悬崖勒马,而自省就是这勒马的缰绳。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励精图治,为了维护国家北方的安全,多次派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征讨匈奴,连破匈奴大军,迫使匈奴内迁,从而保证了北方的安全。但汉武帝有一次去忠烈村,看到那里的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处处一片荒凉。他去与一位失去右腿的男子说话,只听那男子道:“陛下,什么时候再打匈奴,我还要上战场!”汉武帝此时大悟,连年的战争已让百姓民不聊生,经济衰落,不能再打了。于是,汉武帝下了一份“罪己诏”,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试想,如果刘彻继续出兵匈奴,汉朝毕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可见,自省让人恍然大悟,不至于一错再错。
自省是一段缰绳的同时,还是一把雕刻刀,一把完美的雕刻刀,“修改”人生的点点滴滴,让其也趋于完美。
外国曾有这么一个人,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要反思这天的所作所为,想到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想着要改正,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看来,自省可以帮我们祛除缺点,走向完美。
自省更是一把梯子,一把连接天与地的穿云梯,它可以让你登上天的境界。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记叙了这么一个人,他叫周处。因为为人专横又力大无比,被义兴人当作三害之一,后被说杀虎斩蛟,与蛟在水中出出没没,当众人都以为周处死了而欢呼雀跃时,周处又回来了。他看到人们欢呼雀跃的时,什么都明白了。经过一番自省后,他决定洗心革面,去拜访清河,最后学成回国效力,战死沙场。从众人心中的祸害变成忠臣良将,岂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说,自省可以扭转一个人的天地。
自省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