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礼节(如:嫔妃见了皇后行什么礼,怎么行,说什么等等诸类问题)

越详细越好

1、自妃位以上可为一宫主位,居于东西十二宫正殿中,管束一宫嫔妃,有升降宫内嫔妃的权利。

2、若一宫尚无主位时,便由宫中位分最高者暂管宫内事务。

3、后宫嫔妃每日上线需至太后、太妃、皇帝、皇后与所居宫中主位娘娘处请安,其他高位处可视情况而定。

4、嫔妃若是犯了小错,可在自己宫中禁足,不得侍寝,禁足天数由主位妃嫔决定,但不可因一己之私而将人禁足,不管是陷害还是确实犯错,要有确实的证据。

嫔妃名称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其妻妾为“福晋”或“格格”。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福晋”、“格格”名号仍存,但地位已次于后妃。

康熙定制,皇后以下,有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其余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数。贵人以上均加称号,有贤、德、和、静之类。如慈禧太后在清文宗咸丰帝时历贵人、嫔、妃、贵妃四级,除了贵人时期称号为“兰贵人”外,称号不变,均为“懿”。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1
行大礼,右脚后撤,左手抬起,蹲下,低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0
嫔妃刚入宫时见皇后需要行跪拜大礼,正式册封后,行屈膝礼,请安时行请安礼。在进行典礼时,行半叩礼。
嫔妃见了比自己地位高的嫔妃行屈膝礼,如果地位相等,就行同礼(双膝微曲,双手与对方双手相碰)。见了皇上和太后屈膝礼或请安礼。在大场合(如寿宴、册封时,要行跪拜大礼,皇后有时只需行半叩礼)。
皇上见了太后只需行请安礼(双手抱拳,微微弯身,向太后问好)太后点头后,皇上可坐下。太妃需向太后行请安礼。
奴婢、奴才见了嫔妃、皇上、太后需行半叩礼。
侧福晋、庶福晋见了福晋、王爷需行屈膝礼。

说话吗。。。大致如此

跪拜大礼:(嫔妃:双腿跪地,用手绢向后摆三下,磕一下头,此动作连续3次。皇后:双腿跪地,磕三个头。皇上和太后祭祖时如同皇后。)话:(嫔妃)臣妾参见皇后娘娘(皇上、太后娘娘),愿皇后娘娘(皇上、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上是万岁万岁万万岁)。

屈膝礼:(双膝微微弯曲,双手交叉放在腰部)话:臣妾见过皇后娘娘(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上、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请安礼:如同屈膝礼,只不过有时候要敬茶。

同礼:(双膝微曲,双手与对方双手相碰)话:妹妹(姐姐)近日里可好,妹妹想让姐姐去妹妹宫里坐坐,不知姐姐愿不愿意(这里的话可以随意搭配,只要不是了分寸便可以了)

半叩礼:(双膝跪地,身子微微前屈)话:臣妾见过皇后娘娘(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上、太后娘娘)万福金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30
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服务是中国封建礼仪的最大特点,因而礼仪中处处体现着尊卑差别。而足以显示这种尊卑的,恐怕要属跪拜之礼了。封建社会,臣子见皇帝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百姓见官员须先行跪拜;下级官员晋见级别相差较大的上级时要行跪拜礼;子孙晚辈拜见长辈要跪地磕头请安;祭祀祖先当然也要磕头。
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建州卫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但在衙门或公共场所,则不论旗人汉人都行打恭礼,不能请安。
男子请安的姿势:
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
女子请安姿势与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跪安”这个礼节行于皇宫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之外,常常还要另外召见某些官员,这是属于密谈性质,不同于朝会大典,所以官员同皇帝不必叩头。
召见的程序是这样:先由外奏事处登记,再由内奏事处安排在某日第几起。皇帝吃早饭时(天尚未明),桌上摆好绿头签,饭后分起召见。有合在一起(如与军机大臣一起)的,太监们都退出。内奏事处太监副食应召官员来到暖阁门前,掀起帘子让官员进去,太监退到殿外。
这位官员进门,站着说:“臣(某人)恭请皇上圣安。”然后跪安、起立,走几步到皇帝面前,跪在一个红边白心很厚的毡垫上奏对。奏对完毕,皇帝说:“你下去吧。”于是官员起来跪安,面对皇帝倒退几步,转身出门。如果在奏对时有谢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说:“谢皇上圣恩。”如果在奏对时说错了话,就摘下帽子,以头碰地一下,表示承认错误。皇帝日常晨昏定省、见皇太后时,进门要跪安,退下时也跪安。
太监有事向皇帝、太后、皇后、妃嫔等主位启奏,王公府第及宗室家庭中晚辈见长辈,奴仆见主人,都要跪安。
跪安的姿势和请安的姿势,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势,左腿向前迈步。但跪安时右腿须全跪,然后左腿也跪下,右腿随即起来,左腿也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这一连串的动作要节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其他和请安的要求一样。
清代后妃以下,公主、格格、福晋以及品官命妇(汉人品官命妇不在此列)穿朝服、吉服,行大礼,有一肃、一跪、三叩及六肃、三跪、九叩的仪节。(一肃是一次肃立。一跪是跪下和起立各一次。三跪当然就是各三次。三叩和九叩的区别也是次数的区别。)
穿朝服、戴朝冠时的叩首和男子一样。穿吉服的在晚清不戴吉服冠,而戴钿子,则跪下之后不叩首,只以右手扶两把头翅。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肃”。这个动作和女子请安差不多,先端正姿势,慢慢地一直下跌到底,再慢慢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也是要求不弯腰,不低头,两肩平稳,腰板笔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30
我告诉你一本书,你去看看就会很清楚,后宫秘史
相似回答